第四十九章再臨洛陽(第2/3頁)
章節報錯
“報,閿鄉縣歸降——”
“洪關歸降——”
“靈寶縣歸降——”
“陝州歸降——”
源源不絕的捷報,直讓人看花了眼。
但朱誼汐輕易地明白,這些城池幾乎是廢城,野狗比人多,意義並不大。
不過,待他重走一遍路途,來到澠池,新安縣的函谷關時,立馬就感覺到了不同。
眼前百餘里,就是洛陽了。
這是他第二次來到洛陽。
去年還在這裡斬殺多鐸,如今再來一次,河南經過這一年半載的治理,竟然隱隱約約恢復了一些人氣。
至少能見到一些村落燃起炊煙,麥田中有稀疏的麥草。
“洪承疇還是有些本事的。”
朱誼汐打心底讚歎,
也只有這樣有本事的人,才讓皇太極再三勸降。
如此,到了二月底,三月初,朱誼汐來到了熟悉又陌生的洛陽城。
百姓們滿臉的警惕,官吏潰逃,市面蕭條,這座城池寫滿了不歡迎。
但,朱誼汐也不管這些,他堂而皇之地入了城,並且住進來所謂的總督衙門。
這一刻,他似乎看到了洪承疇的身影。
翌日,洛陽新復的訊息,瞬間傳播到了整個河南,作為河南的代首府,這裡的一舉一動令人矚目。
還是原來計程車紳、地主,他們並沒有歡聲笑語地迎接豫王,內心深處寫滿了警惕。
與之前的態度迥異。
顯然,這是南京城被破後,整個北方,乃至於天下人心的動盪。
用客觀的話來說,滿清正一步步地鞏固它的統治,大明的號召力、影響力,正在不斷地降低。
這種情況,讓朱誼汐萬分警惕。
這種持續的敗壞,對於復興大業極其不利。
索性,朱誼汐斬殺多鐸的威勢還在,利用這種威勢,他幾乎募集了河南隱居的鄉賢、士紳,並且宣佈一件事:
他要監國。
當然,這並不是直接這樣說,而是利用己方人脈,發動他們聯名上書,要求豫王監國。
聲勢浩大,無人不知。
這種情況下,怎麼會有傻子不明白呢?
……
而就在朱誼汐在西安城坐鎮,並且面臨祥瑞的困擾時,南方局勢再次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