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水師陸戰隊(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時的荷蘭,達到了歷史極盛。
偌大的荷屬東印度公司,佔據了馬六甲海峽、爪哇島等東南亞海島,包括最大的印度尼西亞地區,更是在臺灣、日本大肆貿易,可以說是扼住了東南亞的咽喉。
而葡萄牙自從被西班牙兼併後,就不斷地被其打敗,就連小小的澳門也被連番欺負。
只有西班牙人在菲律賓的馬尼拉能勉強抗衡,但在弘光二年(1646)也被打上門來,無功而返。
如果拿三國來比喻,荷蘭此時就曹魏,龜縮在澳門的葡萄牙是蜀漢,佔據馬尼拉的西班牙人則是東吳。
如果大明重返海洋霸主地位,第一個碰到的阻礙就是荷蘭人。
可以說荷蘭人是大明在東方的最大絆腳石。
至於剿匪,毫不誇張的說,九成的荷蘭商船都兼職海盜,荷蘭人的起家就是靠劫掠西班牙的運銀寶船。
這也就罷了,可惜更壞的訊息卻不斷傳來。
荷屬臺灣,就收到了大量商賈們的書信,他們透露中國海的霸主,鄭芝龍又回來了。
“什麼?鄭芝龍回來了?他不是北上,去打韃靼人了嗎?”
荷屬臺灣總督的歐.費爾勃格,大吃一驚,因為貪汙而圓滾滾的臉上盡是肥肉,不斷地甩弄著。
緊扎的皮帶繃得筆直,揹負著不可名狀的壓力。
挺起的大肚子顫抖不停,反映出了主人緊張而又急迫的心情。
這也難怪其如此,實在是鄭芝龍威名太盛。
天啟年間至崇禎,二三十年來荷蘭人一直積極想要建立貿易點,在澎湖試了兩次,廈門又試了一次,皆被打敗而歸。
尤其是崇禎六年的金門海戰,也叫料羅灣大海戰,荷蘭人大敗,徹底承認了鄭芝龍對於東海的霸權。
在鄭芝龍注意力集中在北方時,大員的土地卻不斷地被荷蘭人蠶食,甚至勾結那些蕃人殺漢人。
如今鄭芝龍回來,對於勢單力薄的荷屬臺灣來說,不亞於滅頂之災。
“總督大人,可是那個擁有三千艘戰艦,二十萬兵馬的中國海盜王,鄭芝龍?”
“哦,我的上帝。”
一旁的新上任的高階商務吉爾森聞之,大吃一驚,忍不住驚歎起來。
就連軍隊首腦喬休爾,也不由得嚇得擺手道:“咱們可打不過這個中國海盜,還是得從長計議。”
“到時候光那些撫卹就能夠讓公司破產。”
“可是鄭一回來,那高昂的過路費可讓公司損失最多的荷蘭盾了。”
總督費爾勃格懊惱地拍著額頭,胸脯不斷的起伏,顯然心情並不平靜。
自從在天啟七年(1627年)發生一場駐臺荷軍與鄭軍的戰爭,荷軍敗北後,鄭芝龍就確定了在中國海的霸權。
鄭芝龍規定,所有途徑南中國海的商船,每艘遠洋船隻每年收取過路費3000兩白銀,包括荷蘭、英國等西歐商船,只有交完了過路費,懸掛上“鄭”字令旗,才能順利貿易,否則隨時可能被鏟滅。
每年光是收過路費就達到數百萬兩。
這也是鄭芝龍暴富的開始,但卻是建立在剝削荷蘭商人的基礎上的。
無論是剿匪,還是什麼,鄭芝龍離開福建兩年後,再次歸來,這個訊息足夠震撼。
菲律賓,馬尼拉總督府。
“明人真是這樣說的?”
總督迪奧矮胖的身體,醞釀著極大的喜悅,肥大的身軀幾乎趴在桌子上,綠色的眼眸中滿是渴望,忙不迭地確認道。
“大明皇帝確實要拿下雞籠,找荷蘭人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