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恕臣直言,在崇禎年間以及奴佔數年間,偌大的北直隸早就殘破不堪,兩翼所在的山西、山東二省,也被搜刮殆盡,不堪國用……”

朱謀多年來的為官生涯,早就洗脫了早年在市面上混出的油滑,而是露出幾分高官的氣質。

正所謂居移氣,養移體,無外如是。

如今的他,與普通的文臣一般無二,欠缺的只是一個進士文憑罷了。

只見,他露出幾絲憂愁,又帶著幾分不解,但朱誼汐明白,只要自己要求,他必然會施行。

“遷都之事,微臣並無惡意,只是想著暫緩些許時日,如今這般太速……”

朱謀臉上浮現憂慮與不解。

皇帝眯著眼,看了一眼停筆的二人,黃宗羲和鄭森也同樣面帶疑惑,但旋即隱藏起來。

“話不能這樣說!”

皇帝起身,拍了拍其肩膀,但:“如今山東、山西二省雖然殘破,但卻有兩利。”

“一來,兩省的藩王或因亂兵,或因建奴,已然盡無,要知道在往年,兩省盡三成錢糧盡養藩王去,如今去近半壓力,豈不緩解許多?”

“二來,天啟、崇禎年間亂兵、賊亂、瘟疫、天災等陰霾,在北地也緩緩退去,百姓得以安居樂業,錢糧何憂?”

說完,皇帝看著窗外的枯葉,道:“況且,還有將近一年的時間才遷都完成,時間雖然短,但兩省想必能恢復不少元氣。”

說到這裡,紹武皇帝突然笑了:“再者說了,不是還有南方各省嗎?海運、運河,兩條腿走路,還怕什麼?”

“可是,其損耗不值當啊!”

“不值當?”

大明皇帝突然收斂笑容,拍了拍手。

這時,一旁的田仁,轉過身露出無奈的表情,讓人將地圖抬了出來。

皇帝一旦有事,就喜歡拿地圖說話,他都習慣了。

近侍們也同樣習慣,以最快的速度抬來屏風一般的地圖,然後又穩又快地抬過來。

於是,黃宗羲和鄭森二人,見到了這幅長七尺,寬五尺的巨幅地圖。

而大明的兩京十三省,完整的映入兩人眼簾,塗上了淡黃色。

遼東、雲南、陝西行都司,以及曾經衛藏地區,則是一片白色。

“好細的筆鋒——”黃宗羲讚歎道。

“倭國竟然與山東不遠——”鄭森新奇不已。

而這邊的朱謀,則早已經看多了,熟視無睹,只是靜靜地看著皇帝,等待下文。

“人都是嫌貧愛富,待在南京就不想走,直把杭州作汴州,如果我不盡快地遷都北京,那退回遼東的建奴就會巴望著想要再回來。”

“而如果都城不在北京,那麼整個南方的物資,就不會全心全意的北輸。”

“同樣,只有北京為國都,朝廷才會盡心地顧及邊軍,長城,以及北方殘破的各省。”

說話間,皇帝的手指從遼東划向了山西,然後又是陝西,囊括了一大片地域。

“太祖當年立斬盡錄南方士子的考官,就是看到南北不平所致,若是再晚幾年,北方可就真的毀了……”

最後他將手停在了漠南,那裡寫著察哈爾蒙古諸部,再往北則是喀爾喀蒙古諸部。

認真地點了點,皇帝接下來的話,到底是沒說出口。

鄭森停筆認真聆聽,甚覺有理。

而黃宗羲則落筆不停:帝慨嘆,民生多艱,人皆嫌貧愛富,昔年杭州為汴州,今不遠矣……

朱謀則不出所料,又被說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