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滿清送上來的助攻(第1/3頁)
章節報錯
至於重新南下,收復江南之事,似乎被人遺忘了。
實際上,卻是滿清朝廷自顧不暇。
之前的剃髮令的頒佈,就是因為拿下了江南,多爾袞自以為天下大定,無需再顧及漢人的感受,從而強硬施行。
即使經過兩載的統治,京畿還是發生了動亂,而像是山西、山東等地,讀書人領導抗爭不計其數。
這也就罷了,大不了鎮壓便是。
但,讀書人不愧是讀書人,立馬就意識到滿清的漏洞——缺糧。
所有,許多人不在明面上進行抗爭,而是暗地裡進行抗稅。
既能體現對抗之心,又能積攢錢糧,何樂而不為?
地方官府則束手無策。
本來明末以來旱災、疫病頻繁,地方計程車紳一旦隱瞞人口、土地,如今連表面上都不配合,府庫自然空虛。
剃髮令,再加上圈地運動,立馬讓北直隸亂成了一鍋粥,太行山上,滿是逃散的百姓。
戶口大失,田地荒蕪。
如此一來,順治三年的夏收的形勢,極其嚴峻。
較之前兩年,戶口減少了兩成,耕地撂荒的更是不計其數,地方根本就統計不過來,也無法統計。
“如今,北直隸、山東、河南、山西,四省之地,今夏完稅不過三百萬石,上供朝廷只有兩百萬石。”
范文程皺著眉,如此簡單而又誇張的數字,著實讓他心中不安。
兩百萬石能做什麼?
十萬八旗,一年什麼都不幹,就要耗費那麼多。
百官,數十萬漢軍,以及皇室,都需要養。
這些年來,關內日子不好過,但遼東也沒好多少,需要大量的晉商販賣糧食才能活下來,如今頂多支援個三五十萬石。
鹽稅,商稅等加起來,不過幾十萬兩。
換句話來說,如今的滿清,在吃老本。
“缺口額多少?”
多爾袞一聽,腦袋都快炸了,連忙搖頭問道。
“京城大疫,丁口少了許多,但八旗子弟拖家帶口入城,太倉還缺百萬石糧食,至今金銀……”
范文程沒說,只是搖頭道:“光是吳三桂的關寧軍,一年就須五十萬兩。”
多爾袞默然。
他站起身,表情很是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