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七月二十日,晴空萬里。

距離成都五十里外的一處平地,兩方默契的擺開了陣勢。

豔陽高照,草長鶯飛。

一路上的崎嶇不平,拖拉時間,終於來到了大決戰,朱誼汐心中總是有些緊張。

這兩個月了,由於蜀地的崎嶇地形,導致運糧的成本大增,加上人吃馬嚼,每個月的消耗,差不多百萬兩。

這是一個極其誇張的數目,對於財政的負擔極重,儘早的決戰,對於朱誼汐還是有點好處的。

一旁,孫長舟依託從成都的關係,說道:“殿下,四川一省,春秋兩稅超過千萬石,茶稅、鹽稅也超過十萬兩,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大省。”

“十萬兩?”

朱誼汐冷笑道:“我看百萬兩都不止。”

光是陝商的茶馬古道,一年的數百萬兩,十萬兩的商稅,簡直是侮辱人啊!

不再想這個,他的目光投向了戰場。

接近二十萬的西軍,與明軍南北鋪開,密密麻麻,彷彿兩大群螞蟻,黑壓壓,一層又一層,幾乎望不到邊。。

七萬打二十萬,怎麼看都有點誇張。

到了這時候,戰場的主動權,就由不得他控制了。

這次的戰法與以前完全不同。

由於兵力的優勢,張獻忠選擇四面包抄,主攻看不出來。

而朱誼汐這邊,前軍依舊是重步營。

左翼是李繼祖的三邊營,趙光遠、惠登相的明遠、明惠營。

右翼,則是劉廷傑的明傑營,白旺的明旺營,以及秦良玉的土兵。

至於中軍,依舊是火器營鎮壓。

騎兵遊走在兩翼,負責牽制。

此番,朱誼汐也不是沒有優勢在。

就比如騎兵,由於之前李定國大敗,所以此次,主動權在他。

不過,與之前的闖軍,張定國相比,朱誼汐並不想騎兵衝刺,鐵蹄破陣,而是遊走兩翼,尋找機會。

兩方緩緩地逼近,氣勢緊張到了極點。

“開炮——”

這次由於人數實在太多,重步兵雖然厲害,但依舊寡不敵眾,所以,此次朱誼汐一改老套路,直接用炮兵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