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兩個人,都是屬於那種“八字太硬”的存在。

他們兩家並不認識,但是他們兩家的所有人,都做出了同樣的決定:那就是全家一心,為了解放新華夏,拋頭顱,灑熱血,直至戰鬥到最後一刻。

結果兩家都是隻剩下個老么,吃著百家飯長大,明明是英雄的家屬,但是因為當時戶籍政策的不完善,受盡了冷眼,成了旁人眼中的“喪門星”,全家死絕的那種存在。

命運幾乎從一個模板裡刻出來的這兩個人,在工廠偶然的相遇,碰撞出了愛情的火花,。

兩個受盡了世人冷眼的孤獨的人,驚喜的發現,他們彼此就是那個值得自己託付一生的存在!彼此都是吃過苦的人,才更懂得互相心疼人。

他們倆在紅旗下宣誓,生在紅旗下,長在新華夏,要把革命的鬥志延續下去,要把夫妻彼此之間的感情,昇華為革命的戰友情誼,延續下去!

就這樣,這一對別人眼中的模範夫妻,互相扶持著過了好幾年,小日子不說過得多富裕,至少是恩愛、踏實,彼此之間互相理解、關愛,從來沒見過他倆吵架。

美中不足的是,這麼恩愛的一對夫妻,卻一直沒有懷上孩子。

在那個年代,沒有孩子會被鄰居們傳閒話的,加上劉建國與李衛紅這對夫妻,其實心裡也想要一個孩子作為“愛情的結晶”,只可惜一直沒成功。

去年,聽隔壁李嬸兒說,他倆這可算是燈下黑了!

就住在隔壁另一側的張爺爺,那個沒事就養花養鳥,也沒個老伴兒,天天悠閒極了的老頭,人家有偏方,治好了不少夫妻,讓他們成功有了孩子。

要不是張爺爺攔著,都有人給他送個“送子觀音”的匾來了。

劉建國與李衛紅這一合計,那還得拜託人家張老爺子了,不管到底靠不靠譜,多少是個辦法,不能放棄任何希望啊!

於是李大姐蒸了點菜餑餑,大劉又釣了兩條魚,熬好了魚湯,熬的白白淨淨的,兩口子上門求張爺爺給個方子,看看能不能讓他們順利有個孩子。

張爺爺又是號脈,又是反覆地問詢近幾個月李大姐來月事的確切日子,最後給了一付方子,讓這對夫妻倆一起喝。

臨走還特意囑咐到某一天之前,不能行房,從那天開始,往後的這三天,最好請個假,在家好好努努力。

這種直白的醫囑,給這對夫妻倆說的,滿臉臊得那叫一個紅的啊,一邊是覺得不好意思,一邊還得對著張爺爺千恩萬謝的拿著方子走了。

老張頭手捻鬍鬚:“嗯~送子乃是福報,是功德,誒,說不定於我能有所臂助……”

聲音是越來越小,又回頭去擺弄那些鄰居們就從來沒見過的花花草草了。

說來也是神了。

劉大哥和李大姐,自從吃了張爺爺的藥,僅僅才過去了2個月,這李大姐,真就這麼懷上孩子了!

要不是李大姐算是晚育,是大齡產婦,這孩子來得不易,身子輕易不敢動彈,夫妻倆真得過去給張爺爺磕幾個響頭不可!

最後是劉大哥連著給張爺爺送了一個月的魚,張爺爺實在是勸不住,加上天天吃魚,嘴裡喘氣說話都冒了腥氣了,最後當著劉大哥的面,張爺爺拿魚換了李嬸兒的幾個雞蛋,這才算是止住了劉大哥送魚的勁頭。

但就這樣見了面,劉大哥還得千恩萬謝,弄得張爺爺好幾個月沒出門,怕的就是一見面就得互相客套,老人家覺得,太累。

隨著記憶的推進,時間回到了農曆的四月初九,也就是李非出生的當天。

說到這,各位讀者老爺可能就有那麼幾位,想問一句:“你說這陰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嗎?”

最簡單的說法,農曆包含陰曆和陽曆,而現在大家最常用到的,都是公曆紀年法。

所以說您就記著,大部分情況下,陰曆和農曆一樣,就只是用處不同:農曆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活人用的;陰曆,自然是算個忌辰,給故去的人用的。

就在兩週前,李大姐想要洗個頭,但是懷胎九個月,馬上要臨盆了,就生怕給孩子激出來。

但是又實在是頭皮癢得難受,劉大哥自告奮勇,要給李大姐洗頭。

在那個不浪漫的年代,這種伺候媳婦的熱情勁兒,弄得李大姐是萬分的不好意思。

劉大哥自創的辦法,就是讓李大姐躺在床上,只把頭部懸空出來一小半;劉大哥擺一個凳子在李大姐的頭下方,凳子上放置一個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