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遠處那汪平靜無瀾的玄滄湖湖面,謝宇武的心中不禁生出了幾分明悟。

“雲捲雲舒,朝起朝落,人生一枯一榮件就是一生。每個人在世的時候,都會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這些具都是自己的一份機緣,只是這些不同的人,對自己以後是否有影響,卻是難說的很。”

不由的謝宇武回想起自己這二十年遊歷,他在凡俗的世界,經歷可謂是多姿多彩,大不同於修仙的世界。

因為凡俗界的人生命更加的短暫,所以人性的顯現要比修仙界要要明顯。人生七苦,悲歡離合。謝宇武在遊歷的過程中,見過的太多太多了。

生而為人,不可能全部抓住自己想要的東西,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淨化自己的心靈,在得失之間選擇了。

想明白這些之後,謝宇武的身上,開始散發出一股祥和的氣息,同時他的修為境界,也在慢慢的提高。

不一會兒,就突破到了練氣大圓滿的境界。而後,謝宇武繼續在這裡枯坐了三天,才醒轉過來。

...................

當謝宇武進入閉關密室之後,來到蒲團前,盤膝坐好,開始閉目念起了《靜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隨著不斷的默唸《心經》,謝宇武的心境,也開始慢慢的變得平和了起來。

隨後謝宇武開始嘗試著,運轉《度人經》練氣篇的最後一段。慢慢的他的境界開始緩慢的提升,謝宇武知道自己到了關鍵的時刻,趕忙拿出“小築基丹”一口吞服了下去。

小築基丹一入口腔,就爆發出了一股股精純的靈氣,然後迅速的擴散到了謝宇武的全身。緊接著他的面板表面,便開始泛起了一層金黃色的光芒。

而在謝宇武的身體內部,也開始了劇烈的變動。只見遊走於全身的靈氣,開始快速的向著他胸口的檀中穴聚集。很快便行成了一個金色的靈氣漩渦。在靈氣漩渦的中心位置,有一顆芝麻大的金色顆粒已經行成,正瘋狂的吸收著聚集而來的靈氣。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謝宇武的臉上出現了扭曲的表情,顯然他已經痛到了極處。這正是築基時改造修士身體的時候。

佛門修士不同於其他修仙體系的地方就是,佛門修士不修丹田,而是在自己的檀中穴位置,修煉一顆金身舍利,作為身體的靈氣來源。

隨著修為境界的提高,這棵金身舍利的大小、顏色都會隨之變化。

佛門築基時也會經歷築基三難,此時謝宇武經歷的正是三難中的“金身難”。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謝宇武的身體表面,開始滲出一層灰白色的物質,同時他身體表皮的那層金色,也在逐漸的變的越來越亮。這層金色的表皮,佛門修士稱為:“金身光”,有很強的防禦效果。這也是為什麼佛門修士們,一般都是很強大體修的原因。

不過謝宇武現在根本就來不及思考這些,而是在心中一遍遍的念著《心經》,抵抗著無處不在的疼痛。

一個時辰之後,就在謝宇武的意識即將模糊的時候,他的體表爆發出了一陣耀眼的金色靈光。隨後他就感覺到了一陣舒適,充滿力量的感覺。

不過這還只是第一難,很快他腦海裡的神識,也變的刺痛了起來。並且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個個幻境,不斷的勾引著謝宇武心中的慾望。

不過謝宇武遊歷二十幾年,心境已經修煉的十分圓滿,這一關很輕鬆的便度過了。

於此同時他胸口檀中穴內的,靈氣漩渦開始加速旋轉了起來,漩渦中心芝麻大小的“舍利子”,也開始漸漸的變的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