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憶江湖往事
章節報錯
在真正上位前,崔強跟錢赫水並沒有太多的直接接觸。錢赫水所在的新界會主要盤踞漁村港口,搞一些欺行霸市和走私的勾當;崔強所在的青峰幫橫行街裡靠看場子收保守費為謀財根基。可是隨著被清掃及城市的不斷發展,他們這些黑惡勢力組織原有的存活生態進行了重新苟合,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派別勢力,逐漸形成犬牙交錯之勢,並開始相互火併蠶食了起來。
崔強出獄之初,在一家批發站尋了一份送貨的工作維持生計,著實也老實了一陣子。可是不安分的他哪裡過得了踏實打工的日子。隨著沿海地區經濟的飛速發展,當地娛樂服務行業也如雨後春筍一般蓬勃發展了起來。崔強看準苗頭,憑藉著自己曾在青峰幫混事的背景,找到幾個原來一起廝混過的兄弟,然後以此為勢力聚集點糾集了一些外地來永州的閒散人員,並假借早已不復存在的青峰幫之名成立了暗影堂。從此重操舊業,幹起了為夜店、洗浴三溫暖等娛樂看場子的老活。
一段時間下來,崔強在道兒也漸漸有了些名氣。那個時候,永州集散市場漁村街上慢慢發展成了粉屋一條街,一些年齡偏大的特殊從業者獨立營業,主要服務集散市場及周邊的低收入體力勞動者。因為都是散戶,缺少勢力保護,漁村街個體之間相互使絆子下套子是常有的事兒,致使這一區域混亂不堪,大大小小的糾紛傷人事件頻頻頻發生。安口時不時的也會對這些區域進行清掃,可是無奈力量有限,往往清理了這一波又起了另一波。雙方像打游擊戰一樣,你來我就跑,你走我再來。在這個當口上,崔強跟手下弟兄弟商量一拍即合,當即暗裡託關係聯絡上安口管片的,黑白相濟,承攬起了漁村街的管理權。
漁村街有了崔老大,各個個體就算是進入了組織有了勢力庇護。短暫的磨合之後,漁街的秩序竟然一下子改善了起來。而粉屋有崔老大做後盾,經營起來也更踏實了。所以也樂意拿出一部分錢作為貢水交給崔強。崔強透過對各粉屋的抽水,其腰包迅速鼓了起來。有了錢,其勢力也就越來越大了起來。
與崔強際遇差不多。
錢赫水在迴歸社會後,開始也只是在港口乾些小打小鬧的活計。當時,他所在的新界會殘餘勢力還在,加上其團活成員彼此之間多多少少有些宗祖血源關係,所以很快就形成了新的山頭。錢赫水為人聰明善於交際,加上幹起活來夠狠,在平輩當中算是有些魄力的後生仔,於是在原新界會白紙扇(軍師)梁二爺的支援下,成立了新界會毒龍堂。專伺港口區漁業管理。
錢赫水做事情雖狠但有度,而且殺罰分明公平,所以港口各碼頭倒也算服他。如此,錢赫水的勢力也日漸穩固了起來。
本來循著各自的軌跡發展,崔強跟錢赫水之間倒也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安好。可是隨著港口區與新市區接壤的新城商圈的建立,他們兩股勢力也生了交錯。而福廟街就是兩股勢力的交錯聚焦點。
福廟街原本只是條普通的市集小街,後來新城商圈規劃圈定之後,成為了當地最繁華的商業街。彼時,福廟街就是財富的代名詞。在各開發商、各行業淘金者投身此地發展事業的火熱勁頭中,臥在陰影的黑暗勢力當然都不會放過這塊大肉。雖然在高壓的治安管控下,各勢力都不敢有太過線的舉動,但就是從灰色地帶撈此殘羹剩飯也足夠填飽個狗大的肚子了。
在福廟街地下秩序管理權爭奪中,各派各勢力完成了新一輪的火併。但到最後還是成了青峰幫暗影堂崔強和新界會毒龍堂之間的爭鬥。
在這場爭奪戰中,錢赫水顯然是有些水土不服。相比於崔強,他顯然還不太會吃這碗摟街片湯(與各經營單位談判,抽佣金收保護費)的飯。在多次與商家的談判中都不是很順利,而且他還摸不清哪些商家能動哪些商家不能動,有幾次因為碰到了硬茬上,差點還被警方點了名。收場子不順利,在對外勢力角力上更是處在弱勢。
作為本土勢力,錢赫水當然是有優勢的。但遇到以崔強為首的亡命派就不太靈光了。崔強手下多是從西北和東北聚攏來的犯過案的刑滿釋放人員,其中不乏一些亡命之徒,崔強又捨得給錢。所以這些人在幫派火併起來時都心狠手辣,怎一個狠字了得。因為夠勇夠狠,崔強手下還彙集了一批少年派,這些傢伙全都是家裡和學校都管不了的青瓜蛋子。青瓜蛋子們,雖然心智還不很成熟,但在崔強江湖故事的感染下,一個個都成了打架鬥狠的生猛傢伙。
彼時,幫派之間還奉行著江湖事湖了的準則,加上彼此之前的底子都不乾淨,所以鬥到最後就是看誰更硬更狠。在這一點上的,錢赫水手下的拖家帶口顯然成了最大的“負擔”。
在火併最激烈的時候,崔強一派不但跟錢赫水一派正面死磕,還指使手下人對錢赫水一眾家人進行著無節制的騷擾。在那段血雨腥風的日子裡,傷殘流血每天都在發生。其中最可憐的是那些無辜的家人們,他們每天都生活在戰戰兢兢之中,惶惶不可終日。如此雙方勢力爭鬥了幾個月。雖然各有傷亡,但錢赫水還是最先扛不住了。相比崔強,他的顧慮更多更大。
錢赫水示弱後,崔強心滿意足地拿下了福廟街的地下秩序的管理權。不過崔強是個聰明人,為了給足錢赫水面子,更為了減少日後不必要的麻煩,他承諾每年拿20%的抽水給錢赫水。如此雙方各讓一步,達成了暫時的利益平衡。
錢赫水也是個識時務的人,看崔強給足了自己面子,也就選擇了見好就收。可是對於敗北崔強這件事,他心裡一直憋著一股勁。所以在以後日子裡,摩擦磕碰始終不斷。
說起兩派火併的這段歲月,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現在永州道兒混得風生水起的閔東方。
當年,也就是在兩派爭奪福廟街最激烈的時候,年少輕狂的閔東方乘著綠皮火車隻身來到了永州。
閔東方身材高大,從小在武校習得一身的功夫。他從小性格孤傲、好勇鬥狠,但為人義氣,遇事頭腦清晰,所以打打殺殺多年倒也沒有闖下什麼大的禍端。聽說南方經濟發展火爆,時年不過剛剛19歲的閔東方決定隻身南下闖蕩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