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決賽的緊張氛圍中,中場休息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雙方球員回到場上。

盧尼替代洛佩斯,出現在了勇士下半場首發陣容中,腳步更慢的洛佩斯,縱然有千般優點,也只能去輪換陣容。

上半場,他第二節出場了5分鐘,在凱爾特人三巨頭不全的情況下,被針對的情況少了一些,發揮出了護框和拉開空間的正面作用。

但當凱爾特人主力齊全的時候,洛佩斯就很難再上場了。

這是每一個大中鋒在這個時代都要面臨的問題,只有那些進攻影響力達到核心巨星級別的頂級中鋒,才能頂著防守端的不利局面,始終留在場上。

而對其餘的中鋒來說,哪怕是洛佩斯這種攻防都有巨大戰略價值的頂級藍領中鋒,也抵消不了在防守端的負面作用。

“嘀——”

隨著馬克戴維斯的一聲哨響,第三節比賽正式開始。

凱爾特人果然按照張瑜所說的那樣,繼續堅持傳切,勇士透過壓迫式的防守,連續造成失誤,然後打成防守反擊。

而在進攻端,凱爾特人也改成了無限換防,張瑜的預判全部正確。

勇士球員都有一種無比安心的感覺,進而士氣高漲,迸發出了強大的鬥志。

頭兒已經猜到了對手的所有動向,他們只需要按部就班執行好戰術,就能贏球,還有比這更簡單的方式嗎?

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群綿羊,可以擊敗一頭綿羊帶領的一群獅子,雖然張瑜不是獅子,勇士不是綿羊,科爾不是綿羊,凱爾特人不是獅子,但張瑜卻是在戰術上完勝科爾,而這已經抹平了兩隊在紙面實力上的巨大差距。

剩下的,就看雙方球員的執行力和紀律性了。

毫無疑問,就算凱爾特人用傳切戰術一路打進了總決賽,但它依舊不適合三巨頭,他們在執行戰術的時候,總是會感到彆扭,出現失誤的頻率大大增加。

哪怕是對傳切熟悉到骨子裡的倫納德,也更適合做一個終結點,而不是低位持球發牌,失誤甚至比歐文和杜蘭特更高。

哪怕是最巔峰的時候,倫納德都不是一個擅長處理球的球員,他可以做鋒利的尖刀、堅硬的重錘,卻唯獨不適合做一個發牌手。

但科爾偏偏就是要讓他做發牌手,畢竟他都能讓角色球員發牌,怎麼可能放過持球能力更強的三巨頭?

但這種安排,卻是極大削弱了三巨頭的優勢,不僅讓凱爾特人無法發揮出強大的紙面實力,甚至還起到了負面作用。

回過頭來,科爾寄予厚望的無限換防也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若是換成其他對手,凱爾特人的五小陣容再堪稱是最頂級的換防陣容,除了歐文、布拉德利因為防守能力和身高,而在換防上有缺陷,倫納德、杜蘭特、霍福德都是罕見的從一防到五的頂級鋒線。

倫納德不必多說,最佳防守球員,一手死亡纏繞讓人聞風喪膽。

霍福德雖然不顯山不露水,但天賦極佳,兼具體型和機動性,防守經驗極其豐富,既能防後衛,也能防中鋒。

防守履歷欠佳的杜蘭特,也在來到凱爾特人後,潛心提升自己的防守,在強大的天賦作用下,不管是單防還是協防,都迅速提升到了聯盟一流水平,換防也是不在話下。

但是,當對面站著庫裡的時候,杜蘭特和霍福德備受好評的換防,就變成了笨拙,哪怕是倫納德,作為一個重型前鋒,腳步也跟不上庫裡,單防還能靠預判,防庫裡無球的時候,也是狼狽之至。

庫裡面對凱爾特人的無限換防,擋拆找霍福德、杜蘭特、歐文,在發現歐文大延誤的策略後,就變成了專門找霍福德、杜蘭特。

一開始,所有人都以為庫裡是自找苦吃,這個賽季,杜蘭特、霍福德展現出了強大的換防能力,不知讓多少後衛鎩羽而歸。

但是,他們似乎忘記了以前霍福德在老鷹、杜蘭特在雷霆時面對庫裡的狼狽模樣。

在一個腳踝健康的庫裡面前,任何身高在2米03以上,高於庫裡10厘米的防守人,都是木樁,區別只在於是更笨拙一點的木樁,還是更靈活一點的木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