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晉級西部決賽的第二天,火箭就緊隨其後,大比分4:1淘汰爵士,和勇士會師西決。

由於開拓者首輪和鵜鶘打了搶七,次輪開始的時間很晚,火箭和爵士提前開打,雖然多打了一場,但只比勇士晚了一天結束系列賽。

和勇士天克開拓者一樣,火箭也天克爵士。

爵士的內線核心是亞當斯,腳步不快,防不出來,正好被火箭的五小陣容克制,哈登和保羅的錯位小打大軍訓也很犀利。

爵士的進攻核心是米切爾和海沃德,米切爾還不夠成熟,面對火箭的無限換防,得分能力有限,五場比賽場均只有19.4分,命中率是36%+25%,慘不忍睹。

海沃德經驗老到,但他本來就不是單挑型的得分手,更傾向於有無球結合,在戰術中尋找得分機會,被換防限制得更厲害。

而且兩人傳球都不好,缺乏帶動隊友的能力,爵士的整體進攻也受到限制,戰術打不出來,進攻陷入停滯,最終輸掉了系列賽。

火箭晉級,被嘲諷最嚴重的不是爵士,而是雷霆。

首輪雷霆和爵士相遇,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雷霆四巨頭會順利晉級下一輪,爵士只有一個二流鋒線海沃德,和一個新秀後衛米切爾帶隊,怎麼可能是雷霆的對手?

就連雷霆和爵士自己,可能也是這麼認為的。

系列賽開始之前,雷霆將帥的發言都非常自信,似乎已經有了必勝的把握,而爵士將士則是謹慎小心,只是說要一場場比賽拼下去,根本沒有提及淘汰雷霆的事情。

但就是這樣一輪看起來實力懸殊的系列賽,卻在開打後讓人大跌眼鏡。

G1和人們預想的一樣,雷霆以116:108擊敗爵士,喬治35分,威少29分,安東尼繼續隱身,但無傷大雅,喬治和威少的發揮就足以讓雷霆贏球了。

米切爾27分,海沃德23分,稍遜一籌,亞當斯對籃框的保護也不如戈貝爾,雷霆取得了一場意料之中的勝利。

雷霆球迷甚至沒怎麼慶祝勝利,反而覺得雷霆打得不夠好,竟然只贏了爵士8分,讓一個新秀差點拿到30+,無疑是不合格的,直接在專區裡開會。

威少、喬治也表示下一場會打得更好,減少失誤,多諾萬表態會找到限制米切爾的方法。

就在人們都認為雷霆下一場會打得更好,兵不血刃拿下勝利時,爵士卻在客場掀翻了雷霆,大爆冷門。

米切爾頂著嚴防,依舊砍下28分,雖然效率不高,但卻消化了大量球權,撐起了產量,這是海沃德做不到的。

海沃德拿到19分,效率不錯,但他缺少穩定的持球得分手段,更多是依靠無球跑位得分,只能給米切爾做副攻手。

爵士雙核的表現和上一場相比沒有多少變化,他們能贏球的主要原因,是盧比奧的爆發。

這場比賽中,盧比奧投中5記三分球,砍下22分9助攻7籃板的全能資料,盤活了爵士全隊的進攻。

“黑幫教父”斯奈德找到了雷霆防擋拆的缺陷,雷霆防擋拆的特點是上線兇狠逼搶,戈貝爾優先延誤持球人,底角去籃下協防對手順下的掩護人,弱側底角總是會漏出機會。

只是很多球隊的持球人傳球不行,不敢傳,或者傳不過去,或者視野不好,只顧自己攻框,這個缺點也就不是缺點了。

但盧比奧能在聯盟中立足,靠得就是一手精妙傳球,找弱側底角非常準,米切爾、英格爾斯、費沃斯都得到過機會,直擊雷霆要害。

多諾萬當然不會坐以待斃,當雷霆漏了幾次底角空位後,他立刻做出調整,讓戈貝爾蹲坑,優先保籃下和底角。

但偏偏盧比奧今天格外準,三分抬手就有,米切爾和海沃德的借掩護幹拔也是一絕,戈貝爾蹲坑被懲罰了幾次,多諾萬就不敢再讓他蹲坑了,改回上線延誤,底角收縮的防守策略。

相比於被米切爾、海沃德、盧比奧這些主將投死,多諾萬更傾向於考驗雷霆角色球員的空位回應能力。

多諾萬賭對了,爵士角色球員三分確實不準,但雷霆這時候再調整已經晚了,輪番踩雷之後,爵士拉開了十幾分的領先優勢,就是進攻便秘,也佔據上風。

雷霆輸球最大的原因,還是自己的進攻除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