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賽季,勇士的季後賽總是和別人不一樣。

當其他球隊還在為了晉級下一輪拼得你死我活時,勇士球員卻已經早早淘汰了對手,享受著漫長的休息時間。

勇士季後賽期間的訓練,都是以保持狀態為主,張瑜不會奢望勇士球員能在幾天時間內取得進步,安排的都是戰術訓練,針對鵜鶘和開拓者的都有,其中針對開拓者的要多一些。

張瑜在記者面前沒有表態,但他心中卻是更看好開拓者一些。

原本在這輪系列賽中,開拓者慘遭鵜鶘4:0橫掃,恥辱出局,濃眉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霍樂迪的防守贏得了全聯盟的讚譽。

開拓者輸球的原因是破不了鵜鶘的夾擊,利拉德更是直接說出“這是我生涯從未見過的夾擊”這種話,可見其心中之沮喪程度。

開拓者一直是聯盟中助攻最少的球隊之一,球隊缺少傳導球,擋拆過程中傾向於持球人終結,在遭遇夾擊時就會遇到麻煩。

而霍樂迪是全聯盟最頂級的防守型後衛之一,濃眉是能和阿德託昆博一較高下的超級防守內線,小球時代的終極答案之一。

兩人聯手夾擊之下,出手一慢就會錯失機會,甚至兇狠到利拉德出不了球。

麥科勒姆拿球的時候,鵜鶘也是無腦夾擊,麥科勒姆的出球比利拉德還要差,只能選擇最穩妥的出球方式,但也就意味著傳不出機會。

雙槍出不了球,只能自己幹,甚至開始迷戀不找掩護的幹拔跳投,或者擋拆後不出球,頂著夾擊強殺。

這也是開拓者一貫的特點,擋拆搭檔終結差,鋒線投射不穩定,只能逼著雙槍強攻。

但強攻就代表著不穩定,利拉德再厲害,也不能投進每一個神仙球,甚至連贏一場都做不到,最後慘遭鵜鶘橫掃。

但現在,開拓者內線有格林,讓他幹別的不好說,但要說處理四打三的局面,全聯盟也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了。

這一次,鵜鶘還是瘋狂夾擊開拓者的後場雙槍,充分發揮濃眉的機動性優勢,遏制開拓者的進攻源泉。

但利拉德和麥科勒姆只和格林打戰術,遇到夾擊後也不用擔心被斷,只要分給格林,再由格林處理就行了。

格林接球順下,濃眉被雙槍吸引出來,鵜鶘內線空虛,不管是自己上,還是給隊友傳球,都是成功率很高的選擇。

鵜鶘和開拓者戰成2:2平之後,金特里堅持對雙槍的夾擊,也用了很多辦法,限制格林的處理球,但卻收效甚微。

鵜鶘梭哈了考辛斯,內線完全靠濃眉和考辛斯支撐,考辛斯傷了之後,只剩下濃眉撐起內線,也只有他的防守能看。

當他提到上線參與夾擊後,就是一錘子買賣,能夾下來,萬事大吉,夾不下來,後續防守就難有作為了。

但不讓濃眉參與夾擊又不行,只有他能給雙槍造成足夠大的壓力,若是換成其他人上來夾擊,無法形成強力的壓迫,很難影響雙槍的出球。

金特里兩難之下,最後還是選擇了繼續夾擊雙槍,再用其他手段限制格林。

可惜的是,格林自己的進攻威脅不大,處理四打三的局面卻是得心應手,破壞了鵜鶘的夾擊。

G5,格林拿到15分12助攻10籃板2搶斷1封蓋,僅有4次失誤,開拓者以106:98擊敗鵜鶘,贏得天王山之戰,大比分3:2領先。

他在雙槍陷入夾擊後及時接應,然後把球送到機會最好的隊友手中,開拓者的進攻並沒有因為鵜鶘的夾擊而陷入停滯,反而因為四打三的局面而變得更流暢了。

濃眉提到上線後,鵜鶘的禁區防守還因此嚴重下滑,開拓者搶到了16個前場籃板,比鵜鶘多了7個,內線得分也要領先於鵜鶘。

G6是鵜鶘的生死之戰,金特里終於改回了正常的人盯人防守,濃眉甚至守了一定的沉退,優先保護禁區。

金特里的調整起到了作用,開拓者的內線得分、前板暴跌,外線三分也不夠準,加上鵜鶘還有主場優勢,濃眉天神下凡,狂砍44分16籃板的超級兩雙,鵜鶘主場以114:102擊敗開拓者,將大比分扳成3:3平,系列賽進入搶七。

此時,其他系列賽幾乎都結束了,只有騎士和76人同樣打到了搶七,時間卻要比開拓者和鵜鶘的搶七晚上一天。

球迷的注意力全都被吸引過來,G7的收視率猛烈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