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榜首之爭(第1/2頁)
章節報錯
洛佩斯無縫融入球隊,讓勇士彌補了最大的短板,迎來了一波漫長的連勝。
爭冠級別的強隊,勇士之前都已經交手過了,除了公牛、騎士、火箭各一場,剩下的對手最多也就是季後賽級別。
不管有沒有洛佩斯,騎士都完全不是勇士的對手,公牛三巨頭難打一些,但洛佩斯的護框,恰好剋制三分不準的公牛,加上主場優勢,勇士成功雙殺公牛。
只有火箭棘手異常,洛佩斯反而被火箭所克,哈登、保羅都是小打大的高手。
常規賽和火箭的最後一次交手中,張瑜做了一場試驗,把洛佩斯放在場上,嘗試了各種防守策略,重點是洛佩斯防守哈登和保羅的效果。
結果並不能令人滿意,洛佩斯完全無法換防,哈登第一步太快,保羅中投老辣,洛佩斯換防經驗很足,但卻跟不上兩人的腳步。
洛佩斯守蹲坑也不行,哈登和保羅也是擋拆持球投的高手,借掩護就幹拔,保羅還彌補了火箭中距離的空缺,洛佩斯根本守不住。
火箭三分射手眾多,若是洛佩斯蹲坑在內線,勇士其他四人的輪轉也來不及,會漏掉大量的空位機會。
張瑜給了洛佩斯足足30分鐘時間,期間反覆調整防守策略,但都以失敗告終。
洛佩斯之前在內線一柱擎天,把勇士禁區守得固若金湯,這場比賽卻格外狼狽,進攻端投進2個三分球,也無法彌補防守端丟掉的分數。
防守的失敗,也使得勇士最後以115:126輸給了火箭,終結了全明星之後的11連勝。
比賽結束後,媒體和球迷都對張瑜迷信洛佩斯百般不解,明明洛佩斯上半場就暴露出了不能換防的弱點,結果張瑜下半場繼續堅持使用洛佩斯,丟掉了大量三分。
但張瑜對他們的質疑和批評卻是不屑一顧,也沒有解釋。
不拿常規賽試驗戰術,難道等季後賽再試嗎?
張瑜當然知道洛佩斯守不了換防,對陣火箭會是勇士最大的弱點。
但必須在比賽中實際打過了,才能知道洛佩斯的弱點有多大,火箭會在他身上拿多少分,他在進攻端的作用能彌補多少防守端的失分。
只有這樣,若是季後賽遇到火箭,洛佩斯什麼時候上場、能上多長時間、該用什麼戰術,張瑜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畢竟盧尼和周奇比起洛佩斯來更加不堪,勇士若真的碰上火箭,不可能讓阿德託昆博打一整場中鋒,洛佩斯至少也要吃掉20多分鐘的時間。
張瑜所要做的,就是做好取捨,精心安排洛佩斯的輪換和戰術,把洛佩斯上場的損失降到最低。
媒體和球迷卻無法理解張瑜的用意,他們只能看到眼前的常規賽,對於即將開始的季後賽卻是視而不見。
但是,他們也並不是沒有理由,勇士和火箭戰績相近,這場正面對決價值千金,對西部第一歸屬有重要影響,也對庫裡和哈登的mvp之爭至關重要。
火箭就非常重視這場比賽,德安東尼采用7人半輪換,屢次被證明防不住庫裡的安德森,只有11分鐘的上場時間,輪換拉滿,一切為了贏球,最後也是得償所願。
原本勇士領先火箭1.5個勝場,排在西部第一,這場比賽結束之後,勇士的領先優勢只剩下0.5個勝場,岌岌可危。
這是勇士球迷最為不解,也是媒體對張瑜質疑最多的地方。
還有什麼比季後賽主場優勢更重要的?
但再一看勇士接下來的賽程,張瑜的所作所為似乎也不是那麼難以理解了。
勇士還剩7場比賽,除了鵜鶘和步行者,其他對手都不在季後賽行列之內。
而火箭還剩8場比賽,需要打雷霆、凱爾特人、開拓者、馬刺、步行者5支季後賽球隊,賽程難度要遠遠高於勇士。
賽季前半段,勇士賽程比火箭更難,輸球也更多,但到了最後時刻,火箭卻要接連迎戰強敵,這也是張瑜敢於試驗戰術的原因之一。
但賽程再簡單,勝利也不能從天而降,勇士若想保住西部第一的排名,同時庫裡想在mvp的爭奪中取得優勢,就必須拿下這最後七場勝利,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3月31日,勇士主場以113:96輕取國王,庫裡三分球12中7,輕鬆砍下28分。
同一天,火箭以104:103險勝太陽,傑拉德格林接阿里扎傳球,命中壓哨絕殺三分。
哈登狀態不佳,命中率不到4成,依靠17中11的罰球,拿到2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