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取捨(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一節打完,公牛的防守收到了效果,勇士的三分球沒有投開,15投5中,一共只拿到了22分。
這5個三分球全是角色球員投進的,庫裡三分球2中0,還都是高難度出手,根本沒有輕鬆投三分的機會。
公牛得分也不多,一共拿到28分,羅斯8分,巴特勒5分,韋德5分,但卻成功壓住了比賽節奏,頻頻衝擊內線造殺傷,只給了勇士一次反擊的機會,還沒有打進。
按照這種節奏打下去,6分也是一個不小的分差了。
勇士射手群三分不準,庫裡被限制的又很死,若是角色球員投不開,就形成了惡性迴圈。
第二節,阿德託昆博上場帶替補,公牛由韋德帶隊,內線是波蒂斯和吉布森。
公牛缺少正統中鋒,高度不足,繼續收縮,全力保護內線。
張瑜也不著急,繼續用阿德託昆博吸引防守,給外線創造機會,耐心等著射手群手感回暖。
第一節杰倫布朗、維金斯、馬兒卡寧的手感不好,但後來上場的博格丹手感不錯,投進了一個三分球,第二節上來後,延續了出色的狀態,接阿德託昆博傳球,投進了一個三分。
替補庫裡上場的布羅格登手感也是不錯,他平時上場時間不多,體能不是問題,上一場打凱爾特人首發出戰35分鐘,反而激發出了最好的狀態,上來就拿到5分,投進一個三分和一個長兩分,幫助勇士追上了分差。
若不是韋德首節休息了6分鐘,體能充沛,連續中距離跳投命中,拿到4分,公牛就要被反超了。
史蒂文斯立刻作出調整,換上巴特勒,增加一個進攻點。
但在防守端,他還是堅持收縮護框,寧願看著博格丹和布羅格登投進三分,也不讓阿德託昆博得分。
這就是一個主教練的取捨,除了前兩個賽季的勇士隊,進攻無敵,防守也無敵,可以既要又要,一般球隊陣容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不可能面面俱到。
史蒂文斯深知公牛內線的薄弱,又不想讓阿德託昆博在內線得分,只能捨棄外線,守好內線,對勇士投進三分球有心理準備,不會輕易改變戰術。
其實張瑜也是如此,公牛三巨頭都是playmaker型別的球員,既能自己得分,還能給隊友創造機會,但他們最大的威脅還是對籃框的衝擊。
為了守住禁區,勇士只能沉退護框,還不敢夾擊,讓出了中距離,羅斯、巴特勒、韋德都是利用近框拋投、急停中投拿到了很多分數,真正突破到籃下的上籃反而不多。
這也是勇士能咬住比分的重要原因,中距離是效率窪地,公牛的命中率不低,但綜合下來,比瘋狂出手空位三分的勇士強不了多少,一節才領先6分。
這是勇士在陣容建構上的優勢,庫裡和阿德託昆博一內一外,形成聯動,1+1>2,可以透過擋拆,直接製造縱向威脅,逼迫對手改變防守。
而公牛三巨頭都是外線,缺少對內線的直接威脅,都不擅長三分,需要反覆突破,才能攻擊到對手的禁區,更難改變對手的防守。
公牛看似佔據上風,實際上是把主動權交了出來,只能祈禱勇士三分不進。
勇士依靠兩大巨星吸引夾擊,全是輕鬆的出手機會,防守收縮護框,也不怕公牛三巨頭飆進一個又一個三分球,局面上天然佔優。
第二節,張瑜換了一批射手,勇士就追上了比分,史蒂文斯換上巴特勒,也不過是維持住了均勢。
勇士三分球的進攻效率更高,公牛兢兢業業跑20秒戰術,由波蒂斯投進一箇中距離,回過頭來,阿德託昆博內線吸引夾擊,往外一傳,博格丹接球就投,三分空心入網,公牛的努力就白費了。
當然,勇士並不是每個三分球都能投進,但四成以上的三分命中率就很高了,超過了公牛的進攻效率。
第二節,勇士的三分球16投7中,以49:47反超公牛2分。
這還是主力迴歸後,投丟了幾個,拉低了命中率,被公牛追上了幾分。
第一節,史蒂文斯賭對了,第二節,史蒂文斯賭輸了。
但他的信念並沒有動搖,下半場開時後,公牛繼續全員收縮,考驗勇士的空位三分回應能力。
史蒂文斯不相信,角色球員真的能準一整場,還是一群角色球員都準一整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