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支球隊輸球的時候,不管說什麼都是錯的。

張瑜說了實話,對於勇士來說,常規賽的意義不大,只有季後賽才是最重要的,或者說,對於任何一支有志於爭冠的強隊來說,都不值得在常規賽投太多精力。

NBA漫長的82場常規賽,本就是為了最大限度榨取轉播和廣告效益而設定的,季後賽才是真正的角鬥場。

但是,張瑜贏球可以這麼說,輸球還這麼說,就是在逆風輸出了。

回合制遊戲可不只是針對球迷,教練也是回合制,輸球的一方只能躺平任嘲,沒有任何發言權,敢於為自己辯解的,只會得到更多的嘲諷和指責。

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媒體都把張瑜的言論,當成了輸球的藉口,批評和指責聲倍增。

火箭球迷當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跨區嘲諷,要把過去幾年季後賽輸給勇士的仇,一下子全報了。

火箭這個賽季全力衝刺,輪換拉滿,傷病頻發,保羅、卡佩拉、巴莫特、哈登、奧努阿庫、阿里扎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傷病,從來沒有陣容齊整過。

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火箭依舊能位列西部前二,贏下這場比賽後,反超勇士升至西部第一,給了球迷極大的底氣和自信。

其他球隊的球迷也是對勇士百般嘲諷,不死艹球星,還指望邊角料贏球嗎?

除了科爾是長輪換,其他球隊都是短輪換,全力衝刺。

這個賽季的競爭太過激烈,球星抱團,十幾個全明星聚集在五六支球隊中,若是能獲得更高的排名,就能提前避開強敵。

誰都不想第二輪就決戰,擔心消耗太大,哪怕贏了,也會給別人做嫁衣。

所以沒人相信張瑜的話,他們都是謹小慎微,張瑜哪來的那麼大膽子,誰給他的勇氣?

勇士的陣容還不如他們呢!

剛剛豪取十二連勝的勇士,只是遭到了一場失敗,就被人打入地獄,似乎會永遠沉淪下去一般。

這就是NBA,勝利的保質期很短,只有一直取得勝利,才能贏得尊重,只要輸球,就要重新證明自己。

這點在勇士身上格外嚴重,勇士是其他球隊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無時無刻不想勇士死,只要勇士顯露出一點衰敗的徵兆,就會如一群鬣狗般圍上來,撕咬下一塊又一塊血肉。

輸給火箭後,張瑜繼續實行長輪換,嚴格控制庫裡時間,甚至是掐點換人,即使勇士落後十幾分,也不會讓庫裡提前回到場上。

好在阿德託昆博很快就傷愈復出,勇士的戰績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只是又輸給了掘金一場,然後就取得了一波三連勝,穩住了西部第二的排名,保持著對火箭的壓力。

勇士的輿論環境也變好了很多,阿德託昆博復出後,勇士的內線防守也回來了,盧尼和周奇經過小半個賽季的磨練後,也成長了很多,在場上的作用越來越大。

1月15號,勇士客場挑戰騎士,再度取得一場大勝,庫裡砍下36分11助攻,博格丹傷愈復出

1月17日,勇士主場以117:104擊敗火箭,哈登因左腿腿筋傷勢缺席比賽,庫裡砍下31分11助攻,得分榜上反超哈登升至第一位。

復仇火箭後,勇士再度取得四連勝,戰績也反超了火箭,重回西部第一,看起來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外界對於勇士的質疑偃旗息鼓,連續的勝利,讓勇士重新回到了輿論制高點上。

但緊接著,勇士就迎來了一波六連客魔鬼賽程,需要挑戰雷霆、公牛、凱爾特人、76人等強隊。

這些球隊都是排在分割槽前四的強隊,前三個是奪冠熱門,76人則是強勢崛起,和猛龍爭奪季後賽首輪的主場優勢,目前領先猛龍0.5個勝場,排名東部第四。

勇士要連戰強敵,還要背靠背連續挑戰76人和凱爾特人,只休息一天,就要迎戰公牛,賽程難度極大。

1月20日,勇士第一站來到明尼蘇達,以123:102大勝森林狼,庫裡砍下33分,拿到連續第4場30+,也是這個賽季的第15場30+。

1月23日,勇士第二站來到俄克拉荷馬,經過一場鏖戰後,以105:114輸掉了比賽。

安東尼逐漸度過賽季初期的陣痛,逐漸融入了球隊,接受了戰術低位的下降,不再追求巨星的地位,雷霆四巨頭的威力逐漸體現出來。

威少衝擊力極強,戈貝爾和格蘭特完美搭配,一靜一動,一護框一掃蕩,內線優勢極大,正好剋制勇士。

張瑜又堅持長輪換,不因局面劣勢死艹主力,導致勇士在最關鍵的第四節初,被死艹主力的雷霆反超了比分,最終遺憾輸球。

唯一的好訊息是,庫裡拿到了35分,連續30+的場次沒有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