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小球時代的終極答案(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勇士的退防太過出色,尤其是在張瑜換上五小陣容之後,進攻成功率又高,火箭搶不到太多籃板,也造不成多少失誤,沒有打反擊的機會。反觀勇士,充分發揮阿德託昆博的內線優勢,打擊火箭五小的內線塔克+巴莫特。
五小最怕的就是對手有低位殺器,火箭為了機動性,犧牲了高度,頂不住阿德託昆博的低位強攻,只能上夾擊。
布羅格登和考文頓馬上懲罰了火箭的放空,勇士也多次利用阿德託昆博的牽制,切入籃下,打擊塔克和巴莫特身高不足的弱點。
此外,塔克單防庫裡的效果,也遠沒有德安東尼預想的那麼好。
塔克身高不足2米,看起來可以換防庫裡,但他體重很大,不夠靈活,換防庫裡的效果比卡佩拉稍好一點,但也強不到哪去。
庫裡該怎麼打卡佩拉、安德森,就怎麼打塔克。
他先是擋拆找到塔克,三威脅後直接投進幹拔三分,幾個回合後,又是一個拜佛晃開塔克,突破到禁區上籃得手,又是幾個回合後,雙背運接後撤步三分,衍射塔克。
這是火箭五小陣容最大的弱點,他們沒有格林、阿德託昆博這樣內外防守兼修的球員,上卡佩拉可以保護籃框,但也會被錯位攻擊,不上卡佩拉,可以消除錯位弱點,但卻沒法護框。
當然,在勇士面前,火箭五小也無法消除錯位弱點。
勇士同時具備庫裡和阿德託昆博這兩個錯位大殺器,防得了庫裡的,防不了阿德託昆博,防得了阿德託昆博的,防不了庫裡。
更慘的是,火箭既防不了庫裡,也防不了阿德託昆博。
庫裡可以擋拆找塔克,也可以擋拆找哈登,哈登是少有的可以低位頂防,卻防不了突破的後衛。
哈登體重太大,橫溢太慢,防守習慣也很不好,庫裡輕鬆就能突破哈登的防守,反倒是阿德託昆博低位單打的時候,哈登可以頂一頂。
但他畢竟不是四號位,保護不了籃板,也護不了框,不可能去對位阿德託昆博,連續被庫里拉出來軍訓,狼狽萬分。
勇士也不是隻有單打,反擊是他們下半場拉開分差的重要手段。
依靠阿德託昆博的護框,勇士不會陷入和火箭一樣尷尬的境地,哈登的殺傷力降到了最低,其他人更是無法逾越阿德託昆博的防守,勇士造失誤、搶籃板,利用火箭退防速度慢的缺點,打出了暴風驟雨般的反擊。
按理來說,火箭既然是五小,退防速度應該很快才對,但他們的後場組合是一老一慢,保羅老,哈登慢,退防只能指望三個鋒線。
勇士卻是全員下快攻,庫裡掌控一切,阿德託昆博大步流星,維金斯橫衝直撞,考文頓和布羅格登不管進不進,投起追身三分來也是毫不手軟。
面對火箭的無限換防,庫裡左手一把刺刀,用眼花繚亂的運球突擊對手的內線,直插對手的心臟,右手一把手槍,用一個接一個的反擊追身三分,射穿火箭的防守。
阿德託昆博左手一把重錘,低位硬鑿,衝擊對手的禁區,右手一把巨盾,築起嘆息之牆,攔截著火箭的進攻。
這就是小球時代的比賽,快、準、狠、硬——節奏快、投籃準、針對狠、對抗硬。
這也不是小球時代的比賽,阿德託昆博體型不小,位置也不小,但他卻有著能跟上五小陣容的速度,全聯盟只有兩個人能做到,一個在鵜鶘,一個在勇士。
他們是小球時代的內線終極答案,外線終極答案則只有一個,那就是小球時代的開創者。
上賽季依靠四星戰陣橫掃聯盟的勇士,只剩下了兩大球星,但這兩大球星,卻是小球時代的終極答案,發揮出了1+1>3的效果。
德安東尼囤積了一堆鋒線,把哈登改造成了持球大核心,交易來保羅,也用無限換防,但內線卻沒有一個阿德託昆博。
無論是打對攻還是拼防守,還沒有磨合到位的火箭,都不是勇士的對手。
最終,勇士以123:111擊敗火箭,取得賽季開門紅。
但火箭並沒有被這場失敗擊倒,德安東尼和張瑜握手時堅定的目光,保羅離開球場時陰沉的表情,都在訴說著他們的不甘。
下一次,火箭會吸取經驗,以更加強大的姿態,回到大通中心。
但是,勇士也不會原地踏步,比賽剛剛結束,張瑜就做出了一個罕見的決斷。
注:上一章出現錯誤,後衛還有哈特,已改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