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文斯叫的是一個短暫停,但對於公牛球迷來說,這個暫停卻是無比的漫長。

“嘀——”

終於,隨著一聲哨響,暫停結束,公牛球迷齊齊看向公牛替補席。

羅斯、鄧利維、巴特勒、加索爾、諾阿……好吧,還是沒有換人。

不過這也正常,這已經我們最強的陣容了,還能怎麼換呢?

能調整戰術也不錯,只要能逆轉局勢,其他都不重要。

公牛球迷在心裡祈禱著,但很快,他們就發現,自己的祈禱似乎並沒有什麼用處……

暫停回來後,公牛的進攻確實有了起色,但並不是靠球員的奮起,而是更多靠裁判的照顧。

巴特勒、加索爾連續得到罰球的機會,公牛很快就進入Bonus狀態,勇士只要犯規,公牛球員就能上罰球線,這幫助公牛穩住了節奏,分差沒有被持續拉開,等到了羅斯手感的回暖。

但公牛依舊防不住勇士的進攻。

史蒂文斯再次調整了防守策略,防擋拆的時候對庫裡進行強延誤,寧願讓格林處理四打三,也不給庫裡出手的機會。

這一次,史蒂文斯不再搖擺,他被庫裡的兩記三分球徹底打醒了。

相比於被庫裡用三分投死,他更相信公牛的後續輪轉,更願意賭一賭勇士其他球員投不進。

更何況公牛還有主場優勢,裁判不再遮遮掩掩,開始發力,只要能吹下去幾個,公牛的機會就來了。

但在這種時候,張瑜怎麼可能給史蒂文斯這種機會?

格林頂著4犯,依舊留在場上,阿德託昆博3犯、倫納德3犯,張瑜也不換人,就是要用死亡五小守住第三節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領先優勢。

每當裁判吹哨,張瑜和科爾都會輪番上陣,和裁判理論,提出抗議和申訴,張瑜甚至還為此領到了一次技術犯規,持續不斷地向裁判施加壓力。

勇士教練組堅決的抗爭態度,讓裁判收斂了一些,不敢過於明目張膽,後續格林、阿德託昆博、倫納德身上那些可吹可不吹的犯規,裁判都沒吹。

這使得死亡五小可以一直留在場上,進攻端庫裡吸引防守後,格林沒有防守壓力,總是能把球送到最合適的地方,勇士四打三的成功率很高。

第三節結束時,比分來到了104:92,勇士領先12分。

節間休息的時候,馬克傑克遜說道:

“公牛能追回2分,主場優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們有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運動戰得分進賬,如果不是那幾個罰球,公牛就危險了。”

觀眾席上,公牛球迷們也是憂心忡忡,12分的分差看似不多,但公牛再場面上卻完全落入下風,靠著裁判偏向性的吹罰,才勉強和勇士維持住均勢。

但馬上就到銜接段了,公牛薄弱的板凳席在勇士恐怖的陣容深度面前,對公牛球迷來說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鬼故事。

……

很快,節間休息結束,雙方重新回到場上。

張瑜派出了丁威迪、丹尼格林、米德爾頓、易建聯、奧利尼克組成的全替補陣容,公牛除了第三節提前2分鐘被吉布森換下去休息的加索爾,其餘四個都是替補。

也就是在這2分鐘裡,公牛依靠罰球縮小到7分的分差,又被拉開到12分。

吉布森沒有投籃,沒有持球,格林可以肆意放空他,參與協防,絞殺羅斯,公牛的進攻被徹底遏制住。

但史蒂文斯沒有辦法,張瑜敢用死亡五小打滿第三節,他可沒有這個底氣,羅斯、巴特勒、加索爾三個人之中,必須有一個去帶替補。

相比之下,巴特勒的防守至關重要,加索爾面對勇士的五小陣容倍顯笨重,史蒂文斯最終還是選擇讓加索爾帶輪換陣容。

這已經是史蒂文斯權衡利弊之下,所能做出的最優選擇了,還為此付出了被勇士拉開分差的代價,但並不能讓公牛在銜接段佔據優勢。

加索爾一拿球,勇士就上夾擊,不給他出手機會,讓其他人去處理球。

這直接打到了公牛的軟肋上。

辛裡奇能梳理球,但他投籃不準,球到他手裡,公牛隻能重新組織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