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虎鬥(第1/4頁)
章節報錯
第一節,詹姆斯就徹底爆發了,他打滿了12分鐘,10投6中,三分3中2,罰球4中3,狂砍17分,率領熱火以36:28領先勇士8分。
他的手感也非常火熱,擋拆後的遠射出手很是堅決,狠狠懲罰了勇士繞防擋拆的策略。
但張瑜卻沒有調整防守,反而加強了對禁區的守護,堅決不給詹姆斯突破到籃下的機會。
這也是詹姆斯出手大量遠投的原因之一,他的突破受阻,只能用投籃消化球權。
而在進攻端,勇士堅持傳切戰術,沒有因為詹姆斯的爆發而改弦更張。
不過克來、巴特勒、格林開局的手感都比較慢熱,熱火對庫裡的防守又極其嚴密,波什在吃過一次虧後,防守外擴的非常大,寧願放棄對禁區的防守,也要延誤的庫裡的出手,把籃下交給隊友去補位。
當庫裡藉助掩護跑出空隙時,熱火球員也是第一時間齊齊撲向庫裡,堅決不給他出手投籃的機會,場上經常會出現兩個人追庫裡,給庫裡做掩護的勇士球員出現空位機會的的場面。
在如此嚴密的防守下,庫裡只能趁著熱火防守溝通出現失誤的時候,才能得到少許機會,零敲碎打的得點分。
不過,他吸引了熱火絕大部分的防守注意力,勇士其他人得到了不少好機會,雖然他們的手感還有些冷,但還是把握住了很多空位,這也是明明詹姆斯大爆發,但勇士卻並沒有被拉開太多分差的原因。
……
第二節,雙方換上輪換陣容。
熱火三巨頭的優勢在此刻展現了出來,斯波爾斯特拉派上在第一節2分鐘時換下的韋德和波什,讓他們帶領熱火的替補陣容,邁克米勒、雷阿倫、哈斯勒姆為輔。
這套陣容比聯盟絕大部分的首發球隊都要強,但卻只是熱火在銜接段的配置,他們擁有如此深厚的陣容,排在東部第一也是理所應當。
張瑜也在輪換陣容上做了調整,以往他都是五上五下,但面對熱火的兩大球星,純粹的替補陣容顯然強度不夠。
他把在第一節後半段提前換下的巴特勒換回場上,加上小托馬斯、託尼阿倫、易建聯和懷特塞德,和熱火在銜接段爭雄。
這套陣容放在聯盟中,已經足以擔綱一些球隊的首發了,但和熱火相比,還是遜色太多。
場上,勇士率先展開進攻,小托馬斯運球來到前場後,把球交給巴特勒,然後跑向弱側。
巴特勒再把球傳給上提到弧頂的易建聯,向弱側移動,小托馬斯折返回來,巴特勒給他做了個掩護,小托馬斯將身後追防的雷阿倫短暫甩開了一個身位。
隨後,小托馬斯跑到弧頂,和易建聯做手遞手配合,波什上來延誤,易建聯立刻順下,帶走雷阿倫,小托馬斯獲得了一對一的機會。
他沒有耽擱時間,一個變向之後,直接加速,利用強大的爆發力從波什左側衝了過去。
小托馬斯的重心太低,速度又快,動作極為靈活,波什反應不及,直接被他過掉,小托馬斯衝進禁區,急停跳投命中,36:30。
小托馬斯得分之後,咧嘴一笑,挑釁的看了看場邊的熱火球迷,在他們的噓聲中,得意地退回了後場。
“托馬斯投中兩分球!他的速度太快了,波什被他一步過掉,完全沒有反應過來。”邁克布林說道。
馬克傑克遜欣賞地看著小托馬斯:
“這個回合充分展現了小托馬斯在進攻中的優點,他非常靈活,爆發力強,出生堅決,投籃也很精準,如果不是受限於身高,他不可能在這麼低的順位被選中。”
場邊,張瑜微笑看著得分的小托馬斯,鼓了鼓掌,頗為得意。
小托馬斯確實有很多優點,但他身上也有很多缺點,如果不是張瑜特意為他設計了戰術,他很難在場上打出這麼好的效果。
小托馬斯爆發力強、速度快、投射與終結俱佳,但1米75的身高讓他的視野天然比其他人要狹窄許多,如果遇到夾擊、延誤這類防守方式,他的出球會更加困難和遲緩。
而且身高過矮還限制了他的出手,面對波什這種機動性比較好的中鋒,他很難直接跳起幹拔。
所以擋拆這種參與者集中在一個持球人和一至兩個掩護人之間,偏向於靜態的進攻方式註定不適合小托馬斯。
這是因為擋拆的發起位置固定,參與防守的球員固定,防守方有更多的防守反應時間,可以對小托馬斯進行夾擊,封鎖他的出球線路,逼迫他出現失誤。
想要用好小托馬斯,就要揚長避短,所以張瑜特意為他設定了幾種進攻起手式。
在進攻中,小托馬斯不會上來直接就擋拆,而是先把球交出去,然後再借助掩護,利用靈活的無球移動,和隊友進行手遞手配合,到達張瑜為他設定好的進攻發起位置,獲得短暫的一對一機會,然後立刻發起面框單打,或是持球擋拆,在對手的夾擊到來之前,迅速完成進攻。
所小托馬斯和庫裡有些相似之處,都有大量的無球跑動,但不同的是,庫裡的無球威脅遠大於小托馬斯,而小托馬斯的無球跑動,主要是為了獲得單打機會,避免被夾擊。
不過,小托馬斯的進攻弱點可以被張瑜精妙的戰術所掩蓋,但在防守端,他那比其他人矮了兩個頭的身高是最顯眼的標誌,吸引對手對他發起攻擊。
場上,熱火進攻,小托馬斯對位邁克米勒,客串控衛的韋德運球過半場後,直接把球傳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