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上9點,俄克拉荷馬,切薩皮克能源球館,勇士和雷霆的g4正在進行之中。

g3的勝利讓俄克拉荷馬人看到了扳平比分,甚至贏下系列賽的希望,球館內18203個座位被全部填滿,絕大部分觀眾都穿著球隊下發的藍色助威t恤,匯聚成一片藍色的海洋,球迷們的呼聲仿若滔天而起的海嘯,席捲四方。

但在這藍色的海洋中,還是有著雜色點綴其中。

場邊有四五個身穿庫裡球衣的觀眾,他們處在一群雷霆球迷的包圍中,在勇士隊入場的時候鼓掌喝彩,尤其是看到庫裡之後,更是歡笑連連。

這些人不是別人,正是戴爾一家人和阿耶莎。

勇士和雷霆的g1開打時,他們就在場邊觀戰,此後更是一場不落。

但甲骨文中心全都是勇士球迷,他們一家人在其中並不起眼,反倒是來到俄克拉荷馬後,他們的位置就在場邊,身上的球衣鮮明表明了他們的立場,才變得非常引人注目,現場轉播鏡頭頻頻對準了他們。

這不是轉播方偏愛庫裡,想要給戴爾等人更多鏡頭,他們這麼做,完全是因為庫裡在場上的炸裂表現。

今晚的比賽開打後,庫裡就一改上場比賽的頹勢,開啟了進攻模式。

也由不得他不攻,張瑜改換了陣容,用託尼阿倫替換了克萊,這讓勇士的首發陣容擁有四個防守悍將,但同時也需要庫裡承擔更重的進攻任務。

不過對勇士來說有一個好訊息,那就是布魯克斯沒有包夾庫裡,可能是上一場的勝利讓他重拾了對雷霆內線球員防守的信心,布魯克斯甚至開場又改回了內線蹲守、塞弗洛沙擠掩護的防擋拆方式。

而這正中勇士下懷,上一場的啞火徹底激發了庫裡的鬥志,他這場比賽一開始就火力全開,掛掩護後拔起就投,連續扔進3個三分球,讓賽前氣氛熱烈的切薩皮克能源球館變得鴉雀無聲。

布魯克斯連忙改回上一場的防守方式,庫裡和錢德勒擋拆,帕金斯就強延誤後回撤;庫裡和格林擋拆,伊巴卡就果斷換防。

於是庫裡開始手撕伊巴卡,第一節打完,他得到了14分,佔勇士首節得分一半還多,完全找回了手感。

而且在勇士四大悍將的防守下,雷霆的進攻被切割得支離破碎,他們本來就以單打居多的進攻,徹底向單打靠攏。

威少和杜蘭特發現,他們沒有了傳球的物件,張瑜祭出了無限換防,除了庫裡不換,其他人逢掩護就換防,不給雷霆任何空位機會,考驗雷霆雙少的硬解能力。

杜蘭特跑了半天無球,發現他身邊始終會緊緊跟著一個勇士球員,一絲空隙也得不到,而威少更是感受到了勇士的濃濃惡意,他和帕金斯、伊巴卡擋拆後,身前就換成了錢德勒或是格林,而他完全突破不了兩人的防守。

格林和錢德勒都放威少兩步,讓他隨便投,嚴防他的突破,在這種情況下,威少根本衝不破兩人長臂鑄就的防線,只能用投籃回應。

但和勇士的三場比賽打下來,威少的三分命中率是29.5%,中距離命中率是41.2%,空位也投不準,根本沒法改變勇士的防守。

威少轉而想要給內線喂餅,讓伊巴卡、帕金斯依靠體型打換防的託尼阿倫。

但他忘了自己的後場搭檔是塞弗洛沙,一個三分命中率比他還低的得分後衛,庫裡直接放空塞弗洛沙,積極收縮協防,留在籃下的另一個勇士內線也及時補位,把勇士禁區堵塞得水洩不通,雷霆根本沒法衝進來。

於是,勇士的半場就成為了杜蘭特展示他單打能力的個人舞臺。

一時間,比賽變成了回合制遊戲,庫裡剛軍訓完伊巴卡,杜蘭特回過頭來就幹拔巴特勒,下一回合,庫裡又手撕伊巴卡……如此往復迴圈,期間夾雜著其他球員的零星得分,但大體上還是兩個人的隔空較量。

杜蘭特也試著擋拆找過其他人,但他發現相比於臂展都很長的錢德勒、託尼阿倫和格林,還是臂展短一點的巴特勒好打一些。

張瑜也讓庫裡擋拆找過杜蘭特,但布魯克斯能容忍庫裡單打伊巴卡,卻不會坐視杜蘭特在防守端被消耗體能,只要庫裡找杜蘭特,雷霆就會對庫裡進行夾擊,逼迫他出球,試了兩次後,張瑜放棄了讓庫裡針對杜蘭特防守的想法。

最終,第一節打完,勇士以22:19領先雷霆3分。

雙方得分都不高,勇士得分低是因為進攻點少,而雷霆得分低,是因為勇士的防守太強,讓他們的進攻點變得和勇士一樣少。

這就是張瑜的目的,用無限換防肢解雷霆的進攻,鎖死威少,然後讓庫裡和杜蘭特拼進攻,而只要布魯克斯不改變防守庫裡的方式,杜蘭特的得分效率就不可能高於庫裡。

進入第二節,雙方換上輪換陣容,張瑜派上了林書豪、克萊、大z、易建聯和基裡連科,這是一個進攻性極強的陣容;而雷霆的銜接段陣容由威少和哈登領銜,配上埃裡克梅諾、戴奎恩庫克等射手,也是以進攻為主。

於是,和第一節畫風截然不同的第二節,開始了。

兩隊大打對攻,針對對方的防守弱點窮追猛打,節奏極快,比分也飛速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