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深懷念著在羊城的生活,但每天只能在吃完沒有滋味的西餐後,獨自驅車來到球館,默默訓練,默默登場,默默比賽,再默默的回家,洗完澡後看著窗外的夜景發呆,最後默默睡覺。

枯燥的訓練對易建聯來說並不算什麼,他從12歲開始接受正規的籃球訓練,訓練早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但這種孤身一人,與家鄉遠隔重洋,舉目無親,遍地無友的感覺,卻令易建聯有些崩潰。

他看不到打出來的希望,雄鹿雖然用6號籤選中他,卻沒有任何培養他的意思,維拉紐瓦都比他的戰術地位高,在他新秀賽季結束後立刻將他送到了籃網。

而籃網對他也不重視,每場給他二十多分鐘的上場時間,讓他自由發揮,連一個明確的定位都沒有,他雖然盡力去打每一場比賽,但內心卻渾渾噩噩的。

這種環境讓易建聯越發自閉,他和隊友的交流越發稀少,在雄鹿的時候,他甚至沒有和那個澳洲死人說過一句話。

好在美國籃球圈不止他一個華夏人,易建聯2004年初次入選國家隊的時候,姚明就很看好他,以老大哥的身份對他提出了很多寶貴建議。

後來他2007年參選進入nba後,姚明更是經常和他聯絡,每次火箭和雄鹿、籃網打比賽,就約他出來吃飯,給了他很多鼓勵和幫助。

而他和張瑜能夠聯絡上,是在段冉的牽線搭橋之下。

段冉有一段時間跟蹤報道易建聯的新聞,介紹張瑜給他認識,但兩人一個在nba,一個在ncaa,沒有什麼交集,只是逢年過節互相打電話問候一下。

這次張瑜請他出來吃飯,是兩人第一次見面。

易建聯開著車,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紐約哪家餐廳好吃,最後他心一橫,就去紐約的唐人街吧,那裡有一家中餐館還不錯。

他之前找遍紐約和新澤西,也沒有找到一家正宗的粵菜館和廣式茶樓,只有幾家魔改過,以適應美國人口味的餐廳,這也是他討厭新澤西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個小時後,易建聯終於來到勇士隊下榻的酒店外,他給張瑜打了個電話,下車等候。

過了一會兒,張瑜從酒店裡出來,朝易建聯走來,笑道:

“阿聯,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吧?”

易建聯略顯恭敬的說道:

“z教練……”

“叫我張瑜就行。”

“呃……瑜哥。”易建聯有些遲疑的改口。

張瑜是球隊老闆、主教練,而他是無人問津的水貨新秀,易建聯自發地以一個低姿態對待張瑜。

張瑜知道易建聯性格內斂,需要自己主動破冰,他非常自來熟的上車,朝易建聯笑道:

“上車吧,咱們去哪吃?”

易建聯呆愣了一下,隨後連忙上車:

“瑜哥,我對紐約不太熟悉,只知道有一家中餐館還不錯……”

“那就走吧,不過得好吃才行,否則我饒不了你。”

“呃,那要不換一家……”

“哈哈,開玩笑的,快走吧。”

……

半個小時後,易建聯載著張瑜來到紐約唐人街,在一家中餐館門前停下,兩人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