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點?”

半個月後的官府大院內,響起一道略帶蒼老的聲音。

時任知府的紀永春看著手中那“平等會”遞上來的的策劃書,沉吟不已。

旁邊的景緻見此,連忙解釋道:“是這樣的,紀叔叔,我們平等會準備以每個人做出的貢獻大小來分配物資。

誰做出的貢獻越大,那麼分配的物資就越多, 享受到的福利也就越多。而貢獻少呢,自然能得到的物資就越少,享受到的福利也就越少。

我們準備以此來鼓勵百姓們和員工們為共同的目標來做貢獻。”

“那你們原來的那些食堂啊,書院啊,準備怎麼辦?”

其實,紀永春想問的是,你們如果這麼搞的話,那原來的慈善呢?原來只要進去就能享受到的福利呢?

他可沒忘記,自己這位侄女原來可是搞慈善的。而她們原來的那套體系之所以擴張的那麼快, 流傳的那麼廣,也是因為是庇佑在慈善的名義下的。

對此,景緻的解釋是:“紀叔叔,我剛剛說的那些可以用貢獻點換取的,都是一些額外的福利。比如想吃的更好,想穿的更好,或者想讓一位大廚專門來給做飯,或者讓一位名師專門前去單獨指導。

這些就需要花費額外的貢獻或者錢財才行。

至於基礎的,比如原先那營養全面的食堂,大教室讀書等等還是可以享受到的。”

“這樣啊!”

紀永春懂了。

其實說白了,就是基礎的生活所需,平等會依舊會免費供應,但是如果想奢侈一把,享受一把,那麼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

其實,這和他們官府所做的事情不無一二,只是官府只保障了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安全、秩序的生活,而沒能將免費教育和免費食堂等等貫徹下去而已。

當然, 紀永春也知道其中的原因。不就是因為代價太大了嘛!

至於平等會為什麼可以實現,那是因為對方有著大量的產業,他們會將其中的部分收益轉移過來,從而讓免費基礎生活所需得以實現下去。

其實再說的白一點,就是平等會將每一個員工收益的一部分收取了上去,用以支援那些公共所需。

說起來,這個和稅收倒是很像。

其中的區別是,國家很少經營那些盈利性的產業,而平等會呢,是一切產業全部都歸平等會所有。所以對於平等會能負擔更多的免費福利,紀永春也沒有任何擔心。擔心對方只是說說,或者中途會變卦。

畢竟對方負擔的起,而且也一直是這樣做的。

既然現在執行不成問題,那麼就該輪到下一個問題了。

“小致,你們的那個貢獻點是怎麼分配的?”

紀永春可是知道,如何合理的分配可是一門大的學問。這要是弄不好,那你哪怕再好心,再宣告不怎麼私自挪用公款,那也辦不下去。甚至就算暫時勉強辦下去了,也很快會分崩離析。

而對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景緻她們也知道的清清楚楚,所以經過多面訪的討論,她們才總算達成了共識,

“紀叔叔,這個我們是暫時先按照市場上的薪資標準來執行的。

比如一般的工坊中,小工的薪資是每天二兩左右,那麼我們就給他記上兩百點貢獻點。月底的時候,再給他全部換成相對應的銀子。”

“一貢獻點等於一文?”

“對!一貢獻點等於一文。之後呢,我們會根據工作的難易程度、稀缺程度、貢獻大小等等多個方面,對各個工種進行綜合的評估,儘量讓大家都有一個滿意的結果。

這個還請紀叔叔不用擔心,我們不會亂來的。”

“那就好!”

聞言,紀永春欣慰的點了點頭。

突然間,他又問道:“對了,你們的那個貢獻點可以交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