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中午。

桂花巷深處,一座稍顯豪華的院門前。

“如祥叔,那這事就拜託你了!”

“放心,叔一會兒就去官府一趟,給你們問個清楚,儘快給你們答覆。”

又寒暄了幾句,景緻這才和一同前來的崔雪瑩向著里長夫婦告別。

此時距離路氏兄妹上報食堂計劃已經過去了三天,在這三天裡,景緻和幾個小夥伴經過多番探討研究,將計劃裡裡外外琢磨透了,完善了一番,便開始分頭行動。

其中,明德、明熙兄妹兩負責去和劉叔接觸,並且代表書院和其簽訂承包契約。

而景緻呢,她則和崔雪瑩一起來接觸一下桂花巷的里長——匡如祥,看能不能將桂花巷的公共田地包上一些,並且她們還得詢問一下她們計劃中的養老食堂能不能辦下去,官府會不會阻攔?

畢竟她們的這個養老食堂專案雖然看起來是一個純粹的慈善專案,只是用來贍養老人,並且中間也沒有任何違背律法的地方,但是怎麼說呢,這個計劃也確實有收買人心的嫌疑,所以到底能不能成,她們也確實說不準。

如果可行的話,那麼自然最好。效果好的話,她們之後還可以嘗試著擴充該專案的影響範圍。

但是如果官府不批准的話,那一切皆休。

至於結果?

景緻回想了下里長匡如祥的態度,覺得效果還不錯,現在的話,就要看官府那邊的訊息了。

而在她們幾個行動的同時,其他人也沒有閒著,也都有著各自的任務。

比如說景悅,她就要和她們食堂的人一起統計一下食堂的食材所需,看看每一個人每年需要多少種類的蔬菜,每種蔬菜的量是多少。甚至還有米麵油、肉奶蛋這些必需品,還有各種水果的需求量。

由此,他們才能決定需要多大的土地才可以保證食堂所需,保證儘可能的做到自給自足。

而剩下的幾位,包括郭香華,孟依琳、華鴻飛,還有剛剛加入進來的龍新月、徐思晨等人,則需要統計一下桂花巷的人口結構,各個年齡的人口數,居民的職業資訊,還有各個工坊的開辦條件,盈利情況等等。

儘量做到了然於心、胸有成竹,如此,才能為以後的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院門前。

劉氏看著兩女那遠去的背影,忍不住感慨道:“明遠家的這個媳婦兒心可真善哎!這點隨她婆婆!”

“是啊!都是心善之人。”

里長匡如祥聞言,深有同感的讚許道。

之前,他們桂花巷也有這麼一位菩薩心腸的女子,那位女子放棄了外面的高薪工作,而是以低廉的學費辦起了私塾,教育了一批批孩子,只是……

哎,可惜了!

想起女子的結局,劉氏卻也只能暗歎一聲。

雖然對方沒能將孩子養大成人,但是對於丈夫的那份情誼,卻是世間少有、人間難尋。

更何況,明遠那時也已經八歲了,也懂事了,有著他二叔二嬸的幫助,還有著街坊鄰居的協助,倒也沒出現什麼大的問題。

而現在,對方長大了,有出息了,想回報他們桂花巷這些父老鄉親,他們兩人自然不想阻止。

甚至劉氏都懷疑,景家的那兩口子是想著明遠那孩子能遺傳到母親崔穎的那份重感情的珍惜品質,所以才沒有阻止兩人的交往,要不然當時明遠那孩子一窮二白的,景家夫婦會捨得讓自己的寶貝女兒嫁過來受苦?

這說出去誰信啊?

心裡想著這些,劉氏收回了目光,看向丈夫:“娃他爹,那你趕緊去吧!別耽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