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咱馬上把視線轉回武林大會現場。

此時擂臺上倆人兒經過這一個照面的交鋒後,相互忌憚,又開始對峙起來。

當然,在這個對峙的過程中,少不了使上一些虛招、花招(主要是身形步法的移動,以及一些眼神的變化)誘使對手露出破綻。

這就好比兩軍交戰,雙方在硬碰硬的初戰之後,發現彼此實力非常接近,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

這種時候,比的就不一定是誰做的更多更好了。很多時候,在這種實力相近的情況下,比的是誰犯的錯誤少。

正所謂做多錯多,不做不錯。這句話其實也不是完全貶義,世界上哪有絕對的事情,只有相對的絕對,絕對的相對而已!

正如長劍和大槍兩種兵器一般,從冷兵器的角度來講,你很難說誰更好使。關鍵還得分具體情況,具體場合來決定。

譬如在一條曲裡拐彎的小巷裡,又或是在狹窄逼仄的船艙中,一杆大槍未必就有一把匕首來得致命。

當然,在儘量少犯錯的前提下,還要想方設法的讓對方多犯錯,當所犯的錯誤由量變引發質變的時候,就是一擊致勝的時候了。

正如那赤壁鏖戰時,周公瑾誘使蔣子翼盜書一般。

由於蔣子翼將假情報傳遞給boss曹,直接導致曹老闆誤殺兩名水軍都督,之後才病急亂投醫,誤中龐統連環計,將戰船鎖在一起,為之後被人火燒赤壁埋下伏筆。

同時也正是因為,誤殺兩名水軍都督這個錯誤,又導致了他們公司本就處於短板的水軍部,雪上加霜極度缺乏人才,這才給了黃蓋行使詐降計的契機,最終才導致了火燒赤壁,整個曹氏集團慘敗的結局。

而這高手對決,正如兩軍對壘。此時擂臺上的兩人,就正處於鏖戰期間。雙方是各盡其能,各展所長,不斷誘使對方犯錯。

可以說這個階段,正是決定這場比賽勝負的關鍵時期。

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此時此刻,像吳大蝦哥仨這樣的專業人士,無一不是眼睛一眨不眨的注視著場上的細微變化,藉此提前看出比賽的大致走勢。

只是,像吳大蝦哥仨這樣的專業人士,畢竟鳳毛麟角。現場更多的是一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以及一些所謂的磚家叫獸。

方才擂臺上雙方那陣兒交鋒,由於速度太快,眾吃瓜們別說吐槽,很多人連看都沒看清楚,擂臺上倆人兒就已經分開了。

畢竟這又不是啥無腦流小白文,高手對決的時候,還給你丫整成慢動作,或是索性點一下暫停,讓臺下一干吃瓜群眾吐槽老半天,再他喵來個反轉打臉。話說這只是低武世界的好伐!哪有減慢時間流速的外掛?

且說臺上這陣兒倆人兒分開後,由於對峙時,需要引誘對方,雙方現在不斷的遊走,其間又在不斷的做著各種虛招佯動,這就讓臺下一干吃瓜群眾,以及磚家叫獸有了發表高見的時間了。

‘尼瑪,這打的什麼玩意兒嘛!就這樣遙隔兩丈揮舞兩下兵器,就能把對方打敗?難道是靠眼神隔空交手?’(吃瓜甲)

‘非也非也,如果不出老夫所料,此二人現在想必是正在靠劍氣、槍氣隔空交鋒。只是功力過於淺薄,動靜太小,所以你等凡夫俗子,看不出來而已!’(磚家)

‘臥槽,這也能看出來,難道你是傳說中的劍仙劍俠一類異人?’(吃瓜甲)

‘小友果然好眼力,老夫六十年前曾於終南山中,得仙師傳授天書半卷,似臺上此等尋常武夫爭鬥,對老夫來說,與兒戲無異也!老夫觀小友骨骼清奇,必是人中龍鳳,不如拜在老夫門下,成全一場機緣!’(磚家)

‘靠!真的假的?有種讓勞資踢一腳試試?看招!啊打!’(吃瓜乙渾人一枚)

‘喂喂喂,年輕人,你腫麼偷襲,不講武德……啊!你耗子尾汁……啊……打人啦……’(磚家)

臺下的這一場小騷亂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關注,因為就在這時,臺上情況又出現新變化了。

此時兩人所站的位置,正好是李正林面相太陽,而王仲能背向陽光,趁著這個有利的條件,這王仲能當即不再遲疑,直接後腳發力弓步前跨,蹬得擂臺都顫了一下,一個擰腰發勁,手中大槍如勁矢離弦,‘唰’的一下,筆直扎向李正林小腹!

只是扎出一半以後,這王仲能突然手腕一抖,槍頭朝下,到這時候才顯露出他的真實意圖來。

原來,他扎小腹只是虛招,為的是引誘李正林出手招架。他卻中途變招,改為扎李正林小腿。

按說此時李正林受到陽光的干擾,指定要慢半拍才能發現他的真實意圖,只是到了那時,只怕是大局已定,勝負已分了。

誰知他算計李正林,李正林也在算計他。

就在他大槍扎出的一剎那,這李正林受到陽光的干擾後,也不接招,直接一個趟泥步向側前方斜跨一步,在繞道側面避開大槍攻擊範圍以後,手中長劍一晃,剛好將一道陽光反射到王仲能臉上!

王仲能突然受此干擾,很自然的眼睛一眯,手上動作也因此稍微停滯了一下。

也就是這一瞬間的停滯,讓李正林找到機會,一腳踏出,剛好踩在斜扎向下的槍身上,‘啪’的一聲借力一彈,整個人如離弦的箭般,帶起一道殘影,瞬間殺到王仲能身前。

待王仲能再次將眯著的眼睛完全睜開時,只見一點劍芒閃爍不定,直奔眉心而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