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仇什麼?”聖上指著柳御史,“因為他們投效朕,所以被人報復了?”

柳御史嚇得跪著不敢說話了。

“朕看你腦子不好。”聖上用茶盅砸他,“滾!”

柳御史膝行後退,連滾帶爬出了金殿。

金殿上鴉雀無聲。

“聽到瑾王的話了嗎?一個個的被人威脅了什麼,朕就不問了。滿朝沒一個乾淨的人,問了,朕自己生氣。”

“自己顧著自己的命,別像沒腦一樣,別人提醒了小心,自己還偏往上撞。”

百官應是。

“散了!”聖上拂袖回去,走了幾步喊沈翼,“令瑜,朕有事和你商量!”

蔡公公給沈翼讓路,沈翼跟著聖上,蔡公公帶著人隨著沈翼,快步走了。

金殿上,各位官員都不知對方被警告沒有,各自抱拳道珍重。

“沒有的事!我又不是韓國公的黨羽,原在朝中也和他們沒什麼關係。”有人笑著說這事兒,“再說,我也沒有收到威脅。”

“柳御史胡說的話,你還當真了。”另一位官員道,“不過是因為連環殺人,大家在找共通點罷了!”

這話說完,先一位官員訕訕的,也不再多言,徑直走了。

不過,雖然這位官員說的柳御史的話當不得真,但大家心中還是當真了。不但他們當真,就連百姓中間也開始有了很多的傳言。

“聽說,就是姚家餘孽來報復背叛和落井下石的人。死的兩位閣老,一位侍郎都是原先韓國公黨羽。”

“我覺得不是。姚家的三族死絕了,這得多忠心的人,這個時候還來幫姚家報仇?我和你們說,其實是有人提前發出了警告,給了官員十天時間補救。這事兒,就是民間的大俠,替天行道,懲惡揚善。”

“我也覺得是懲惡揚善。死的幾位生前可都不是什麼清廉的好官。要不然,姚家餘孽報仇,怎麼也應該找葉醫判和瑾王爺啊。”

茶館裡,大家都在議論。

眾說紛紜中,這兩個推測,被支援的人最多。

“我認同下面這個說法。替天行道,殺盡貪官!”

短短一天,這個說法就以壓倒性的優勢,成為了這個案子民間審判的結果。

“要我說,這俠客應該再殺幾個。最好還去外地殺地方官。京官貪的機會少,地方官員,因山高皇帝遠,無法無天哦。”

“我也覺得。”大家說著,看到葉文初帶著人去蔡大人家,有人勸她,“葉大人,我們覺得您不用查了,這種貪官殺了就殺了,還讓您辛苦追查,不值得。”

“查案不是查這一個案子,更重要的是維持社會秩序啊,”葉文初道,“若這個案子不查,那個案子不必費心,那豈不是亂套了?將來那些歹人都覺得,我殺這個人是替天行道,不會被抓,殺那個是有理有據也不能殺我。”

“若這樣的歹人,被我們或者親人碰見了呢?”

攔著她的百姓頓時驚得噎住,葉文初道:“大家有線索就來告訴我,什麼都行。”

“沒線索也沒關係,別自己編一個出來傳著玩兒就行。”

大家紛紛應是,羞愧得不敢說了。

葉文初和馬玲以及八角去了蔡大人家,她剛從蘇閣老家裡出來,沒有收穫就只能再來蔡大人家裡。

蔡家設了靈堂,來弔唁的人不少。

葉文初去蔡大人的書房,坐在蔡大人尋常坐著看書的桌後。

桌案上東西不多,書本筆墨擺放得非常整齊,書架上的書也是,整整齊齊碼放著。

蔡大人像蔡夫人說的那樣,確實是一位非常嚴謹認真的人。

“父親的信,都在這裡。”蔡公子道,“這個筐子裡,是最近投遞到府上的名帖,父親見沒見他們,我也不知道。”

葉文初翻著信,多數是同僚和親戚的來信,數量並不多。

框子裡有很多投遞的名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