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為發表第一部小說而努力
章節報錯
龍星為了發表第一步中篇小說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前後經過二十幾次的大修改。
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就修改了十幾遍。他發現每次他在稽核的時候,就會發現有些段落的內容是重複的,立刻進行修改;有些詞語中有些錯別字,也需要修改;小說的情節,也覺得有很大的修改的必要。
他曾經對比《三國演義》和《紅樓夢》的小說結構,覺得自己的小說的情節顯得很粗糙。
於是,他又經過了好幾次的大修改。他充分理解了真正要做好一件大事需要處理的細節給出多,而且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在畢業前,他曾經花幾百元將自己的小說稿列印出來,寄給《十月》、《收穫》等著名的文學期刊。
有的石沉大海;有的得到了回覆。在畢業之前,龍星還親自到圖書出版城找一位年輕的女編輯投稿。
女編輯告訴他說需要等待三個月。龍星有些失望,因為他本來希望自己的小說能夠在研究生畢業之前出版。
這樣能的話,他既有名譽,又有更多的機會就業。三個月後,女編輯回信說小說本來寫得不錯,但是還需要做出更多的修改。
龍星感覺到很無奈,但是沒有更好的辦法。他曾經找自己工作的大學的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希望學院資助自己的小說出版,條件是可以在小說的封面和封底加印學院的圖片,以提高學院的知名度。
學院也可以免費發給自己學院的學生一本小說,促進小說的傳播。這樣的話,自己的小說可以提高知名度,學院的名聲也會得到極大提升。
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本來,學院的書記很有興趣,也留下稿件閱讀。
後來,這位書記究竟是沒有正真認識到這樣做的重要意義,還是捨不得投入錢,他沒有支援龍星的小說的出版。
龍星又失望了一次,而且他似乎已經習慣了這些打擊,但是他絕對不能夠放棄夢想。
他後來發現《楚天都市報》有一個講述自己的情感故事的欄目。龍星就打電話表示願意接受採訪。
這次採訪非常順利,報刊也決定將採訪的內容經過修改後發表。龍星為了能夠讓記者更好領會自己的小說的意義,還給了記者一本底稿。
記者問龍星又什麼要求讓報刊幫忙的時候,龍星說希望藉助報刊聯絡到出版商。
第二天,採訪的稿件就發表了。龍星本來不會有人知道這是自己的小說的改編版本。
但是,事情常常有意外。楊梅顯然也看到了這片稿件並且知道就是龍星的故事的改編版,因為她還特意向龍星表示祝賀。
龍星想她可真是自己的紅顏知己!然而,龍星抱有巨大希望的行動,卻猶如在湖水中扔了一塊小小的石頭,激起了小小的漣漪,再也沒有下文了。
自然,小說依然沒有發表。進入文廟中學後,龍星又經過多次的修改,並且曾經兩次列印修改過後的稿件。
一次是在學校的印表機上列印出來了。經過郵局寄給了十家文學期刊,只有一家期刊回信給與了鼓勵的話語。
第二次,龍星專門找到列印社,經過了仔細地編輯。新列印的十本小說稿件和出版的小說一樣裝幀精美。
這一次,龍星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很多的時間,也花了一千多元人民幣。
可是,龍星寄出的小說,依然沒有得到回應。龍星認為自己的小說很優秀,他不明白為什麼沒有一家期刊或者出版社接受自己的稿件。
他甚至認為可能是自己的小說的內容有些偏激,這些小說期刊不敢發表。
她就聯絡一家臺灣的文學編輯,將自己的小說稿和優盤給了她。想不到聯絡人說那位臺灣的編輯已經離開了出版社,而且小說稿和優盤都弄丟了。
機會之門總是對自己關閉。龍星覺得自己彷彿已經走投無路了。他已經沒有辦法在實體刊物上發表了,於是就在網路平臺發表。
他首先找到了起點中文小說網註冊並發表作品。一開始,龍星發表的各個章節很順利的發表了。
可是等到十萬字後,自己新發表的章節總是被遮蔽。龍星不得其原因。
他曾經多次詢問作家助手,回應總是
“仍然有違規內容”。這種回覆籠統而又模糊,龍星懷疑編輯根本就沒有看過,就講一個章節從兩千多字刪減到只有二十幾個字了。
結果得到的回覆依然是
“仍有違規內容”。龍星覺得在這個平臺上永遠也不會有什麼結果。於是,他放棄了這個文學網站,轉向《17K文學網》。
果然,這家由清華大學主辦的文學網顯得更加規範,它不僅提供各種幫助和獎勵,而且會及時回覆並且明確告訴你小說內容的什麼地方違規。
龍星在這裡寫作和交流感到順利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