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來了,去市農業局的辦公室做文職工作。明天過去拿人事檔桉到農業局報道。”

周小川輕輕頷首,還算可以。

雖然比不上正府部門,也比廠子裡的情況要好一些。

而且能留在京都市區裡已經算是不錯了。

說話間,對面孫大姐家裡傳來了吵鬧的聲音,幾人將目光看了過去。

不過透過門簾,也看不到情況。

隨後大家也沒有在意這個事情了。

不過周小川還是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劉剛的大兒子劉援朝回來了,而且這傢伙和連隊附近,一戶村子家的姑娘好上了。

要結婚。

孫大姐兩個人正在那裡教育著。

大兒子沒辦法回來,在連隊那邊是有工資的,但是對方是農村戶口,這要是取回來,那家裡的負擔又會重了一些。

“你說你,就因為對方在食堂幫忙,給你多打了點飯菜,你就要娶人家?你想過這樣做的後果嗎?”

孫大姐正在那裡義憤填膺的說著。

劉援朝盤坐在那裡,黑瘦的臉上透露著堅毅:“媽,你別說了,我已經決定了,我得為我自己做的事情負責。”

這話一出,在場的人都驚訝了。

孫大姐聽到這話一陣的著急:“你什麼意思?你是說有了?”

只是她的臉上沒有太多的高興。

因為這將來關係到一家的糧食問題。

劉援朝沉悶的點了點頭。

看到大兒子的表情,孫大姐一臉的頹廢隨後突然振作了起來:“不行,你們那邊我知道,一般都不領結婚證,這個證不能領,不然以後你回不來。你要想清楚啊!”

聽到這話,劉援朝緩緩的說道:“娘,我都二十九了,不小了。一輩子,就算能活90歲,我已經過去三分之一了,而且連隊和插隊還不一樣,那邊回來太困難了。”·

這話一出,一家人都沉默了。

確實,對方已經快三十了。

……

周小川聽了一會就不再聽了。

這又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這傢伙要是狠心一點,或許以後還能有機會出來,要是心軟一點,基本上一輩子就在農村了。

改開以後,就算是到了八十年代出去打工都要證明,而且一個村子基本都是到一個廠裡。

不是說八十年代就能隨便亂跑。

也就到了九十年代以後才真正的放鬆,只是那時候又開始實行暫住證之類的。

不過有辦法的還是挺多的。

老頭子眯著小酒,夾了一口花生米放在進嘴裡咀嚼著。

隨口問了一下旁邊安靜吃飯的小米。

“小丫頭,現在工作怎麼樣?”

“呵呵,爺爺,單位給我弄了一個大學生的名額,通知已經下來了,正月十六就過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