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周小米落戶周家(第2/2頁)
章節報錯
車子一路開過縣城,周小川這才想起來一直以來自己都沒收到過撫卹金。
之前讓周家兄弟把地址改到村裡,估計對方沒去做。
那邊的事情弄好了,確定地方以後得把地址給改了。
車子一路晃悠到省城。
此時車上幾人都已經有點萎靡不振。
好像有點暈車。
此時已經快四點了。這年代下班還沒那麼早。
於是趙啟年便帶著幾人直接來到了派出所。
手續和各種證明都齊全,所以辦理的很快。
只有楊月梅和周小米的有點麻煩,最後楊月梅是按照投奔兒子落戶的。
而周小米則是按照領養的手續落戶的。
周小川拿著手裡的戶口本苦笑,發現自己居然是戶主。
因為楊月梅是投奔而來的,所以只能是自己了。
隨後趙啟年又帶著兩人來到街道。此時街道辦已經快要下班了。
但是看到趙啟年幾人,還是給幾人辦理了糧食關係。隨後拿到了糧本。
周小川看著手裡的糧本。只見上面寫著自己幾人的定量。
自己三個孩子都是14斤糧食定量,粗糧和精量7比3。鮮蛋2個。這是不需要票就能買的。
而且還有每人每月3兩的肉票。紅糖票和白糖票每月2兩,食用油2.5兩
另外五一勞動節供應鮮魚,端午供應粽子,按照戶口本人數定額分配,供應時間在節日3到7天內。
而楊月梅除了糧食是28斤,肉票6兩。其他都是和三個孩子一樣的定量。
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定量。都是根據季節來定的。
雖然楊月梅經常能吃到周小川弄來的肉,但是在看到這麼多的定量的時候,還是驚訝。
因為這樣算下來,他們一家糧食是70斤的定量。肉的話也有1斤半。這可是以前一年的量了。
而且其他的東西也是多的驚人,當然了這也是和農村對比。
周小川看著高興的楊月梅,心裡想著估計這三年這上面的定量沒辦法領全了。
給眾人辦理糧食關係的人,就是這個街道的主任李愛菊。
同時她也是這個街道的婦女主任,沒辦法,這年代的街道主任管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家長裡短的事情。所以這個時期的街道主任大部分都是女性。
李愛菊看著高興的楊月梅幾人,對著趙啟年說道:“趙廠長,這個房子的事現在還沒有辦法落實。得等一段時間,等有房子出來了。我再來通知你們。”
趙啟年聞言客氣的說道:“那就謝謝李主任了,到時候你直接去紡織廠找我就好了。”
周小川聞言便明白了趙啟年的職位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副的。
幾人從街道里出來,周小川便將手裡的糧本遞給了趙啟年。
看著他疑惑的表情,便解釋道:“趙爺爺,房子還沒有辦好,這定量我們拿著也沒用,我們不在的這幾個月,您就拿去用吧。”
隨後揶揄了一句:“不過這錢就得趙爺爺您自己出了。”
趙啟年聞言想了一下便接了過來,不過他準備到時候給他們郵寄過去。
“行,那我就先收著。走吧,去家裡吃飯。”
說完便準備帶著眾人去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