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出了桐州之後,傳言就漸漸愈發走樣。

有說天魔倪昆身長一丈,鬼面獠牙,嗜食人心的。

有說天魔倪昆銅頭鐵額,頭長犄角,渾身浴火的。

有說天魔倪昆魈首人身,可化身丈二山魈,吞吐毒霧的。

也有說天魔倪昆可男可女,最擅魅惑人心,令人神智混亂,自相殘殺的。

總之各種傳說五花八門,關於天魔倪昆的具體形象,流傳得十分離譜,硬是沒有一個統一的具體形象。

並且每一個傳言製造者,都堅信自己所說的天魔倪昆,最符合事實真相。

哪怕親身經歷過天命宮之戰,僥倖逃脫的七派弟子現身說法,也無法說服各種離譜傳擁的篤信者。

反正沒人相信,所謂的天魔倪昆,只是一個外貌英武瀟灑,氣魄非凡的年輕人。

理由也是現成的:

既然號稱“天魔”,怎麼可以沒有一副可止小兒夜啼的恐怖魔相呢?

總之當傳言流傳到大周腹地州郡,哪怕倪昆當眾承認自己就是天命教主,恐怕也不會有人信他。

只會嘲笑他想出名想瘋了,居然敢碰瓷天魔……

“這樣也好。至少我到了京城之後,都不用換假名,直接用本名,都不會有人將我與‘天魔倪昆’聯絡到一起,最多當作同名。”

倪昆如此安慰自己。

……

半個月後,傍晚,細雨濛濛。

一艘客船,迎風沐雨,自東城水門,駛入京城之中。

倪昆錦衣玉帶,金冠束髮,儼如王孫公子,負手卓立船頭,欣賞京城雨景。

蘇荔立身在側,身著黑裙,面籠薄紗,只露出一雙清冷朦朧的美眸,素手撐著一把油紙傘,為倪昆遮蔽風雨,口中介紹道:

“咱們腳下這條運河,乃是自‘龍首江’引流而來的‘靈渠’,開鑿於八百年前,由西至東橫貫整個京城,將京城分為南北二城,以十三座天橋相連。

“據說此運河乃是大周立國建都之初,由精通天機風水的煉氣士親手開闢河道,關乎大周龍脈氣運,因此大周朝廷年年不惜工本疏浚維護,歷經八百年風雨,此渠依然完好如初。

“靈渠兩岸,遍植垂柳。每到年節大慶,岸邊樹上,掛滿花燈綵帶,水中亦有花燈隨水漂流,於高處俯瞰,宛若星河倒懸,美不勝收……”

倪昆看著岸邊於斜風細雨之中,徐徐搖曳的柔美柳枝,笑問:

“你說得頭頭是道,莫不是親眼見過那彷彿星河倒懸的靈渠美景?”

蘇荔遺憾搖頭:

“只是聽曾經來過京城的教中前輩講古而已。”

倪昆笑了笑,“京城美景,以後有的是機會欣賞。說起來,這大周京城,可有什麼武林勢力?丐幫等七大派,在京城之中,實力如何?”

蘇荔道:“大周威壓天下八百載,底蘊極深,朝廷有‘靖夜司’、‘鎮魔衛’負責管制江湖武林、隱密教派。京中勳貴大臣也各自豢養高手鷹犬。在京師,就連開家武館,都得背後有人,否則就開不下去。等閒武林勢力,又豈能在京師立足?

“七大派在江湖上確實實力很強,在地方上也各有地方實力大員支援。可到了京城,也只能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做人。

“這大周京城呀,真正的實力派,只有靖夜司、鎮魔衛,以及那些背後有勳貴名臣支援的勢力罷了。”

倪昆手撫下巴,若有所思:

“也就是說,我們這次行動,無需擔心七大派搗亂?”

蘇荔篤定道:

“是的,七大派在京城掀不起風浪。甚至疑似前代聖女的幕後主使,想在京城行事,也要顧慮重重。”

倪昆想了想,問:

“那你且說說,我們又該用什麼辦法,接近大周皇帝?”

【求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