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時光,第一批羅浮弟子終於熬到了此時,成為外門弟子。道道流光從天而落入這些弟子身後,原是道道聖德氣運,意味著從今之後,對外他們可稱羅浮弟子了。

大師兄燕正發放玄鐵劍做為慶賀;二師姐夏清雅則送了仙桃;三師兄姬晨賜了仙奈;四師兄嬴暮秋給了劍囊;張玄以法衣做賀禮。

因為此屆弟子真人都不太滿意便未收徒,見諸多弟子皆有所成,賜下靈寶後便回丹霞峰參悟葫蘆去了。畢竟只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如何能與天仙大道媲美,至於徒弟,皆有靈寶庇護無甚大事。

在與眾多弟子交換完小功,送出去一十三枚蓮花冠之後,張玄就踏上了外出之路,不是自己清高不與師兄幾人一同外出,而是三位師兄師姐皆要外出遊歷各回各家一趟。而張玄覺得自己回去漁村也沒意思,故推辭了師姐夏清雅邀請回夏朝看望南離老祖。天地如此之大,打算到處看看。

手中把玩著法印與三清鈴走在下山道路,自己這位師父夠意思,每個弟子除了一方印臺靈寶外都還有不同的禮物。

印臺乃是不知名仙石所制,算是統一標配。看上去黑不溜秋,輸入法力之時可引動其中真人法力變大為數丈方圓,極其沉重。按照真人說法,此寶在張玄手上最多可施展出兩座大山的重量。重印上刻有神秘符文,至少現在張玄的知識水平還無法弄明白是什麼意思,不過憑藉重量壓垮一些妖魔鬼怪是完全沒有問題。外加此印上雕龍子霸下,防禦方面也是極為強大,算是攻防一體的重寶。

至於三清鈴,雖然是法寶,但用處可不小,常人聽此鈴聲,清心明神;遊魂聽之,回溯今生;惡人聽之,心生善意;妖魔聽之,聞風喪膽。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張玄劍匣也不打算帶了,取竹子自制雙肩書箱,裡面放上幾卷自己平常時間研讀的道經和葫蘆,收好法寶換了一身行頭往幾十裡外的集市走去,打算用靈草去換一點銀兩用用。

沒辦法,行走在凡塵之中沒有銀兩可萬萬不行。自己又不能說是去劫富濟貧,雖然想法很好,但不值得提倡,萬一自己劫的是好人那可就不好玩了。

來到集市和三年前大有不同,如果說三年前只是一個鄉下賣場的話,現在已經是一座城池了。

上有嶺南城字樣,有一十二人戴甲護衛把守城門,凡是入城之人皆要收取進城費用,不多不少也就三枚銅錢,畢竟就在羅浮不遠處,行事自然知道分寸。

可關鍵問題是自己一文錢都沒有,還打算來此換取一些銀錢,結果進都進不去,這下尷尬了。神念掃視方圓十里,尋找有沒有可能撿到錢,做修行者做到這個地步,張玄覺得也沒誰了。

果然運氣不錯,或許是來這之人都很有錢,在離自己兩裡地之處地上剛好有四枚銅錢,慢慢走了過去,也沒有動用神念取回,既然都是下山歷練,那就以凡人姿態也挺好。

來到銅錢掉落之處,左右看了看,沒人!

慢慢蹲下拿起四枚銅錢,心中暗喜,撿到錢還是第一次,反正不遠處就是官家人,將錢交給他們也算拾金不昧了。

看著四枚銅錢,張玄仔細打量了一下與城牆上的字不同,是一種從未見過的文字。這些年來自己所學所見之文字倶為夏文,是當年大夏皇朝統一的文字,雖然經過千年之久,但部分地區一直沿用此字。不過肯定有例外,千年時光可以消除很多事,尤其是文字,官方文字估計已經大不同了。

看來自己還得去賣兩本字貼來學習一下,不然不識字的仙人怕是會被人恥笑的。

半個時辰後,張玄來到城門前,見守衛開始盤查,心中還是有點小緊張。

終於半刻種後,一位精壯小夥走了過來,張玄只好開啟書箱給人看了一眼,順便上交了三枚銅錢。

事情很順利,沒有什麼狗血劇情。

進入城中,張玄想了一下還是先去賣靈草,按照自己這記憶來到百寶樓。不是不想去別處,而是這棟樓時間最長,來此販賣應該保險一些,至少人家不會為了幾顆靈藥追殺你,收穫與付出完全不成正比之事這種大店一般是不會幹的。

進入百寶樓,應該是法陣緣故,內部空間比自己想象的大的多。

一個貴公子模樣的人見張玄走了進來忙上前問道:“這位朋友來此有何貴幹?”

“不知你們這收不收靈草。”

“收,我們百寶樓什麼都收,也什麼都賣,朋友請過來坐一下,我讓掌櫃的過來掌掌眼。”

張玄也沒多想,隨著貴公子來到一處包廂。裡面坐著一位老者,看其氣息應該是一位修行中人,實力應該是金丹期。來到桌子前坐下,取下書箱從中抽出一個一尺來長的木匣,裡面是一株還魂草,年份不長,不算特別珍貴,但預想應該能值幾個錢,畢竟是洞天靈藥。

貴公子接過木匣遞給老者,作為百寶樓的夥計,貴公子一看就知道木匣由靈木所制,雖然造型古樸便未雕刻法陣靈紋,但做為儲藏靈藥之物也算符合了。

老者接過木匣,開啟一看,原是一株還魂草,仔細檢視一下後心裡有了一個底數。

“貴客欲作價幾何?”

此時張玄一臉懵,自己要是知道物價也不會來此了。

“那掌櫃你看這草可換多少金銀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