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是恢復高考後考上大學的,那時候,他考大學才14歲,不算是少年班。因為那個時候小學5年半,初中、高中4年,5歲讀書的小孩,高中畢業才14、15歲,並不奇怪。

老楊學的是冶金工業,在冶金系統幹了3年,也就是22歲,被選拔進了團市委工作,到了25歲,就進了市裡做秘書,之後2年左右一個臺階,到37歲那年就在地方主政了。

他屬於改革之後的前幾屆大學生,正是年輕化、知識化的浪潮下提拔的幹部。

他們和上一輩比,知識更豐富,素質也更高。

老楊雖然是理工科學生,但是,他多才多藝,不僅僅會吉達,現代詩詞,還會最潮的圍棋。

圍棋,在八十年代非常流行,這得益於聶旋風等人在中日圍棋賽上的突出表現,打出了威風。

八十年代的中日圍棋賽驚心動魄,而又壓倒性地取得勝利,聶旋風等人成了民族英雄。

那時候,老楊是熱血青年,在學校學會了下圍棋,畢業後他參加了市裡的圍棋比賽,22歲那年,他在市裡圍棋比賽中榮獲第3名,登上了市裡的頭號媒體晚報。

也正因為這次比賽,他被市裡的領導看中,他從冶金局5局調到了團市委做幹部儲備。

在團市委,老楊那個時候是有名的小楊,22歲成了正科級幹部,那個時候是一個小小的新聞,他做了體育文化專員,先後組織了市裡三屆圍棋大賽、兩界青少年武術比賽、一屆青年運動會。

並且還承辦了一屆全國少年業餘圍棋比賽,比賽非常成功,當年的冠軍就是5年後的國際冠軍獲得者劉斌九段棋手。

老楊在團市委的3年時間裡,可以說是成績斐然,他自己也因此跳上了第二個臺階。

市裡領導把25歲的小楊放在秘書班子裡,從此,他算是走上了從政的大道,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已經15年沒有摸圍棋子了,牧樵啊,你要手下留情喲。”老楊執黑先行,工作人員把機械人“劉牧樵”的棋藝偷偷調到業餘一段水平。

老楊要求機械人劉牧樵的棋藝為業餘3段水平。

他曾經就定級定在業餘3段。

開局不錯。

老楊氣勢磅礴,外勢形勢不錯,“劉牧樵”則撈取實地,但是,老楊的局勢更好。

到了中盤,老楊的外勢更厚了,機械人“劉牧樵”雖然實地很大,但是,有兩塊孤棋有些難處理。

老楊老謀深算,對兩塊進行猛攻。

勝利天平朝老楊傾斜。

突然,老楊第131子落子有些軟,被“劉牧樵”抓住機會,兩片孤子連成了一片。

現在的形勢很難說了,差距也許在半目之間。

老楊的臉色變了。

他145子,下了一個勝負手。

“高!”

“好棋!”

“白棋大勢已去。”

老楊身後一片喝彩聲。

可是,接下來幾步,“劉牧樵”落子如飛,很快就把老楊下的那步“高手”逼成了臭手,接下,稀里嘩啦,老楊投子認輸。

“哈哈,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老楊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