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屋頂上站著一個老頭,一半身子已經出了護欄,隨時都可能一鬆手就掉下來。

談判專家已經在上面。

看來,老頭子固執得很,基本上沒有多少迴旋餘地。

劉牧樵申請上去參加談判,上面的談判專家對老院長說了,劉牧樵想見他。

誰知,意料之外的是,談判專家才說完,老院長差不多就要跳下來了,激動得不得了。

“我不見!我不見!我討厭安泰醫院的任何一個人!”

這就束手無策了,連見劉牧樵一面都這麼反應強烈,那還怎麼進行下去?

要讓他平靜下來,唯一的就是答應他的條件。

問題是,談判專家說了,領導會考慮他的意見,他還是堅持,說這是敷衍他,說這是緩兵之計。

談判專家最後乾脆說:“領導已經答應了,你的所有條件都答應了!”

“我不信!你們騙我的。”

老院長今年76歲了,曾經在二醫院幹了40多年工作,對醫院情深義重,即使退休了,還非常關心醫院。

老院長名叫張曦,50多年前讀完大專,被分配到了二醫院,那個時候市二醫院才50多人,床位是60張。

在計劃經濟時期,二醫院同樣是吃著大鍋飯,日子就和普通國家工作人員一樣,日子過得很安逸。

後來改革了,開放了,員工幹多幹少有區別了,醫院除了發工資之外,可以發獎金了。

這個時候,張曦上位,先做了幾年業務院長,後來就扶正做了院長,他是一個很開拓的人,領導全體員工加油幹,在他手裡,員工從200多人變成了400多人,員工的工資除外,還能拿到與工資差不多的獎金。

這個成績非常不得了,二醫院的業務比市一醫院還好,僅次於安泰醫院水平。

那幾年,張曦院長也名聲大振,被市裡評為先進工作者,全市優秀院長。

組織上見他能幹,就考慮讓他去一醫院任院長,一醫院比二醫院整體規模要大一些,裝置設施也先進一些,這樣安排明顯是重用他。

可是,張曦拒絕了。

他說他生是二醫院的人,死是二醫院的鬼,他要領導二醫院超越一醫院,還要超越安泰醫院。

那時候,市管的醫院最好的是安泰醫院,其次是一醫院,第三是市中醫院,二醫院排在第四。

張曦雄心很大。

事實上,他確實幹出了成績,業務一度趕上了安泰醫院,超越了一醫院,工資加獎金,二醫院平均比一醫院高一倍。

那幾年二醫院風光的緊,醫學生分配,都搶著去二醫院,小夥子大姑娘找物件,一聽是二醫院的,非常的走俏。

張曦院長成了二醫院的再創業的創始人,他號召員工集資買了國內第一代的CT,最早的B超,最高階的500MA的X光級。

這些儀器裝置產生的效益,5成歸職工,這一筆錢真的不少,光是提成和紅利,就比工資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