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

雖然說朱亞光也很想出名,想成為大名人,但是他不敢超越劉牧樵。

他只能坐在家裡等人家把聘書送上門來。

看著一份耶魯送來的客座教授聘書,他心裡是特別的暖暖的。

現在,他真的感覺自己是一個人才了。

說實在的,在協和,朱亞光的身價迅速超越了大部分的教授,他成了協和的明星。

透過協和這條通道,他又成了國際明星。

這種感覺真的好啊。

他很感激劉牧樵把他放在協和醫院的決定,原來,跳出來成了朱亞光人生的轉折點。

當時他還有一些擔心,一是擔心自己能不能獨斷一面,二是擔心離開劉牧樵技術差距會越來越遠,三是擔心JON的名氣超過自己。

現在看來,都是沒必要的,所有的問題解決起來都那麼的輕而易舉。

獨當一面,已經沒有問題了。除了兩次請了劉牧樵馳援,其他的都是他自己拿下來的。

特別是,離開劉牧樵以後,有時候逼著自己去完成,技術是逼出來的,不但沒有畏手畏腳,反而提高的處理問題的能力。

獨當一面,會越來越不需要依賴劉牧樵了。

原來擔心離開劉牧樵技術會相差越拉越遠,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技術到了一定程度之後,不可能永遠進步,再說,技術的差距是比較出來的,不在同一臺手術檯上,技術優劣很難鑑別。

至於過去擔心JON的名氣超越自己,現在想起來都好笑,因為,朱亞光現在擔心的是,自己的名聲高過劉牧樵。

這種擔心是有必要的。

他不敢太張揚。

劉牧樵在脊髓外科領域技術是無與倫比的,超越他,想都不要想,也不能這樣。

但是,事實上,站在協和這個平臺上,朱亞光的擔心不是多餘的,這個平臺太高了,與世界一流醫院平臺差不多高,朱亞光想遮一些光芒都很難。

沒辦法,安泰醫院雖然很厲害了,但和協和比,差距不是一點點,這就是所謂品牌的建立不僅僅是實力,還需要根基。

朱亞光的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協和的脊髓外科成了明星學科,彭德輝,譚新發都高興不已,明年醫院的排名要是能進前6名,那就完成了一次歷史突破。

宋百年看著手中的資料,準備給朱亞光打個電話求援。

最近朱亞光單獨處理了幾個很複雜的案例,現在師父不在,就只好求助大師兄了。

JON按住了宋百年的手。

“別打,我們試試。”JON說。

“試試?”

宋百年很驚訝,JON的水平很高,但處理這種難度的病人顯然是不現實的,即便是劉牧樵在這裡,也屬於一個高難度的案例,不能說百分百能夠拿下來。

人家是一條人命,也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