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劉牧樵馳援(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楊曉紅,汪倫,肖建平等大佬眼中,除了京城、滬市等幾個大城市,像清江市這樣的城市,都屬於鄉下。
袁姍在他們眼中也是鄉下人,村姑一個。
袁姍的意外當選,遠在幾千裡之外的劉牧樵得到了訊息,先是心裡一緊,隨即會心地笑了。
袁姍,肯定鎮不住京城、滬市那群大佬,她會有虧吃。
但是,袁姍當選又是好事,安泰醫院要在全國醫院排名中大幅提升,就必須在各學科中佔有領導地位。
沒有幾個主任委員或者協會的會長,光是劉牧樵一個人的名氣,醫院排名肯定上不去。
醫院也不僅僅是看收入多少,還要看各專業中的專家大佬。
劉牧樵決定北上。
他準備給兒科精英們做一個講座,專門講個案,講十分罕見的疾病。
劉牧樵腦子裡有3萬個案例,其中有不少是十分罕見的疾病。
譬如,小兒偷吃大人的抗生素,導致菌群失調的;有誤吃高血壓引起昏厥的,等等,一些極少發生的疾病,都是經驗。
參加年會的大佬們,對常見病、多發病不感興趣,他們只對少見病,罕見病才感興趣,恰恰在這一方面,劉牧樵有大量的例子。
如果劉牧樵把腦子裡的案例寫成一本書,足夠寫一套系列叢書,數字幾千萬。
眾人得知劉牧樵已經乘飛機過來,都懷多期盼的心情。
說實在的,在這裡開會的人,沒有誰沒讀過劉牧樵署名的論文,即便是楊曉紅,她極少閱讀國內專家的文章,但劉牧樵的文章,她還是讀過很多篇。
像《原發性癲癇的手術治療》,這篇文章她就讀過,並且她還介紹過病人去安泰醫院做過治療,大約是10來個,都取得了完美的效果,一次性根治了。
他對劉牧樵是敬仰的。
劉牧樵本人並沒有寫過兒科論文,都是兒科醫生在劉牧樵會診的時候,把一些罕見的個案寫成小論文,署了劉牧樵名。
兒科這幾年的論文,大約有100多篇論文署名了劉牧樵,其中原創論文主要是袁姍寫的,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第二類是綜述,劉牧樵提供的材料會比較多,這也應該署名劉牧樵,這一類文章,兒科醫生是最喜歡看的,因為可以引用大量的材料。
這一類文章,對於需要寫論文的兒科醫師來說,那是寶貝級的。
第三類文章是個案。
劉牧樵在臨床會診時,發現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疾病,這些疾病,一是有趣,二是對臨床醫生來說有很大的啟發和借鑑作用。
由於這種診斷都是劉牧樵診斷出來的,報道的人不署名劉牧樵是第一作者,誰敢——誰好意思?
劉牧樵的名字,透過這三種文章,在兒科學領域廣為流傳,所以說,今天參加會議的人,如果還有誰說不認識劉牧樵,那真的會羞愧而死。
都在期待劉牧樵的到來。
講座安排在晚上9點到11點。
這種安排很特殊,關鍵是參會的人中,最大的有91歲了。馬院士今年滿了90歲。
趙院士也是快90歲的人了。
這麼晚,對老人是不禮貌的。
“沒事,沒事,飛機要這樣晚才到,只能這樣安排啦。”
馬院士對劉牧樵很尊重,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本領,今後,成就會到什麼樣的程度,想都不敢想啊。
趙院士有早睡的習慣,他的學生說,您回去休息吧,劉牧樵這麼年輕,您沒必要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