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在座的專家,沒有一個想到,還會有一個什麼人更適合做兒科的主委,並且是獨一無二的。

趙院士看著大家疑惑的神態,笑了笑,說:“劉牧樵。”

劉牧樵?

眾人驚得半天沒做聲。

趙院士轉過頭,對袁姍笑了笑,說:“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最近,你們醫院在兒科的兩大成就,都與劉牧樵有關。是不是?袁姍!”

兩大成就?

哪兩大成就?

眾人更加驚疑,安泰醫院兒科有兩大成果?

從院士嘴裡說出來的成果,就不是一般的成果了,至少是國家進步一等獎以上的,他才可能稱之為成果。

有嗎?

難道是兒童肥胖症的治療?

這個可以算是重大成果,那麼,還有一項呢?

沒有人想得起來具體是哪一項。

這幾年,安泰醫院名聲鶴起,已經躋身全國優秀兒科行列,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但是,對於一些百年大醫院來說,並沒有對安泰醫院兒科另眼相待,因為,一所醫院,一個學科都必須是有時間積澱的,沒有厚重的歷史底蘊,很難成為真正的強科。

一個超級有水平的人,可以建立一個優秀的科室,但是,優秀並不等於強大。

就和暴發戶不能與豪族相比是一個道理。

暴發戶可以說一夜致富,十年成就一個暴發戶的情況比比皆是,但是,又有幾個暴發戶能夠延伸十年,百年?

因此,可以說,安泰醫院兒科異軍突起,並沒有太引起百年老院的重視。

趙院士看著大家驚異的眼光,說:“近幾年安泰醫院兒科的進步我就不多說了,他們已經和我們一些百年兒科的差距微乎其微了。最近,出了兩件事,不知道你們注意到了沒有,一是袁姍主任治療肥胖症,大家都知道了,我不再重複。第二個,就是她們一個年輕醫生,在兒童重症搶救方面,成績斐然,有一篇小文章,也許沒有引起你們的注意,在這期的《中華兒科》雜誌上,有一篇《中醫藥在兒科重症搶救中的突特價值》,我建議,大家看看,32個案例,搶救成功29例,這個成績,意義我就不多說了,你們都懂。”

眾人驚訝不已。

驚訝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中藥在搶救重症病兒上,這樣好的效果,簡直是匪夷所思。

一般的概念,兒科重症的搶救成功率能夠達到50、60%就很不錯了,達到90%以上,非常不容易。

要知道,這百分比,越是往上,達到80%以上,哪怕增加1個百分點都非常的困難。

那個叫阿玲的副主任醫生,搶救成功率竟然達到93%,非常震驚。

當然,這個93%的成功率是小資料,總共才32個人,還不是最終的成功率,其次,重症病人的定義也是有出入的,沒有嚴格的定義標準,各醫院會有一定的誤差。

但無論如何,阿玲的成績確實嚇人。

驚訝的第二個原因就是,趙院士竟然連小文章都看,可敬可佩啊!

院士一輩子都在學習,他們始終保持自己在本專業科學的前沿,有些院士雖然很老了,作為習慣和責任,即使90歲了,還堅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