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厲害人物(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管是什麼原因,劉翰墨沒有來簽約,就有些不正常。
劉牧樵正式接管了德欣醫院,他接受了阜新偉業集團的建議,醫院改名為“劉牧樵德欣醫院”。
正式確立了劉牧樵的系列醫院。
劉牧樵在接管德欣醫院的第三天,召開了第一次院領導會議,還是請皮院長做醫院院長,李六一做第一業務副院長,負責內科系列的業務管理,胡伯龍為第二業務院長,負責外科業務的管理。
領導班子人數不多,三個人,下面設立幾個部,行政部、財務部、後勤供應部、藥事部、醫務護理部、人力資源部。這幾個屬於高中級管理人員,權力非常大,除醫療護理部之外,其他都直接歸皮院長管理。
這樣的管理層級和普通醫院完全不同。
普通的醫院,有幾個副院長,就把蛋糕分成幾塊,更像是利益分配,有點分贓的感覺。
民營醫院就沒這麼回事了,都只有正正規規的收入來源。德欣醫院高層是協商工資制,年薪多少與業務、業績不掛鉤。
這是出於對聘任者最充分的信任,幹好幹壞一個樣。
這種工資制的好處是大家是合作者,地位和人格受到尊重,感情上沒有聘請與被聘請的關係。
劉牧樵準備繼續下去,他們三位的工資不漲也不減,只是定了一個遠期利益分配目標。10年內,他們三個分別拿醫院利潤的1作為獎勵。
1不少了。
德欣醫院每年獲取數億的純利潤不是很難,這樣,他們三人就有幾百萬的獎勵工資了。
高層會議除了他們四個人之外,幾個部的主官也參加了會議。
會議氛圍相當的好。
會議決定了大方向,不僅僅是內科繼續做大做強,外科也全面招兵買馬,目標是三五年超過附屬醫院的水平。
也就是說,劉牧樵領銜的兩個醫院,直接與清江大學三個附屬醫院競爭,當然,德欣醫院和安泰醫院的定位都是國際型醫院,定位更高,接收的病人質量更好。
發出了招募榜,一個星期的訪問量達到了89萬。
林奕,古黛兩個院士又帶來了幾個很厲害的專家。
最後,向德欣醫院申請的醫生有56000多人。
當然,德欣醫院也不是被動地接收別人的選擇,有十幾個人,德欣醫院主動出擊。
由於有劉牧樵這張招牌,胡伯龍跑了幾個地方,分別去7個城市面見了18個外科專家,最後,有15個來到了德欣醫院。
招聘工作緊張有序,半個月之後,德欣醫院內科系統進一步充實了,外科系統則是空前的得到了加強,每個學科都有兩個以上的學科帶頭人。
德欣醫院的工作有皮院長、李六一、胡伯龍等人操心,劉牧樵其實也只是偶然參與一些決策,他基本上是放手讓他們去做。
德欣醫院的事暫且放在一邊。
再看清江大學附屬劉牧樵安泰醫院,突然晉升清江大學附屬醫院,猛然之間上了一個臺階,人都飄了起來。
現在,劉牧樵成了安泰醫院的院長,所有人都在改口稱呼他院長,劉牧樵反倒是不習慣,最後他在內部約法三章,過去怎麼叫今後還怎麼叫。
孫濤是滿意的。
他是聰明人,升為副廳常務副院長,實際上就是由他主持工作,劉牧樵做院長,其實更多的是象徵性的。
再說,要不是劉牧樵做院長,很可能就會來新院長,那樣,孫濤實際上是降職了。
劉牧樵回了一趟孤兒院,謝敏先知道了,含笑說:“你很不錯,今年你才25歲,就有了這個成就,今後你倒是要更加謹慎一點。”
“先前那樁婚事可以解除了吧?”
“其實,我早就沒有在意那事了,你的人生你自己決定。”
“謝謝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