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有自豪感,也有失落感。

自豪感,他們是純正的現代醫學,是外國人建立起來的西醫院,他們和霍普金斯大學一脈相承,就和湘雅醫學院的創始人之一顏福慶一樣,他們的創始人也是霍普金斯正統的血統。

同時,他們也有失落感。

因為,南湘雅北協和名氣太響,所謂中同際也是後來加上去的,這是他們最遺憾的事情。

所以,這些年來,他們一直就與湘雅比高低,處處瞄準湘雅醫院和湘雅醫學院。

他們立志要超過湘雅。

那麼為什麼他們不糾結協和醫院呢?

協和,塊頭太大,這傢伙太強,趕超它們不現實。

所以,同濟醫院有一個湘雅情結。

說實話,這是好事,這是動力,同際人立志做最強大的西醫院,他們是最早與國外建立長期合作的醫院之一。醫生的晉升晉級,都必須有海外經歷,他們要求所有醫生都必須看外文期刊,他們在國外發表的期刊非常多,可以說在醫院中最多的。

正因為他們有這個情結,這些年來,確實在很多方面超越了湘雅,其中,肝臟外科就領先了不少。

他們對國內的期刊看得比較少,看的人大多都是低層次的醫生,進了副教授之後,他們一般就不再看國內期刊了。

因此,知道劉牧樵大名的人就很少了。

另一個原因是,同際醫院的胰腺外科發展一般,沒有成立單獨的胰腺外科,而是附在肝膽外科之內,這樣,就沒有十分專一的胰腺外科醫生。

由於肝膽外科太出名,誰都想成為主流社會中的人,既然在肝膽外科工作了,誰都想成為肝膽外科的佼佼者,努力的方向就沒有人去向胰腺外科方向努力了。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同際醫院很少有人知道劉牧樵能做vilisishi術式是什麼意思。

因此,劉牧樵這墩大神,在同際醫院並沒有引起很大的共鳴。

會場上,嗡嗡的聲音不小。

關鍵是分科,有的人就要離開肝膽外科。

肝膽外科是同際醫院的品牌科室,在裡面做醫生,這道光環很亮,誰也不願意離開。

即使是胰腺外科組,也不願意出來,他們願意寄生在肝膽外科,這樣,做人都光彩一些。

現在,醫院下決心要把胰腺外科分出來,就好像要離婚一樣,有人不願意了,痛苦啊。

院長開始介紹劉牧樵。

“劉牧樵教授,是外科學方面的大專家,特別是在胰腺外科方面,他是當今國內水平最高的……”

這種介紹看起來很有分量,但是,在專家眼裡並不值錢,臺下,就有好幾個教授在國內也是超級大佬,也是國內水平最高的。

劉牧樵在胰腺外科水平最高又有什麼了不起?

院長在繼續介紹劉牧樵。

不過,用詞方面沒有廣告詞,更沒有類似的誇張手法,雖然介紹了劉牧樵在神經外科,脊椎外科,燒傷整形科等方面的成就,臺下的反應反而變複雜了。

有些人在懷疑。

專家,應該是要專!而不是濫。

你這也會,那也會,那不成了全科醫生?

全科醫生在專科醫生眼裡,並不值錢,並且還瞧不起。

劉牧樵的介紹被掉進了坑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