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百年這句話,用什麼樣的標準衡量都是過分的,他把話說滿了。

你不拖後腿?

不拖後腿的人很少,少得可憐,嚴格意義上講,就只有張九漁不拖劉牧樵的後腿。

放開一些標準,朱亞光和杜小平,還有龍教授也不拖後腿。

你宋百年能不拖後腿嗎?

當然,劉牧樵什麼也沒說,他故意放慢了速度,讓宋百年真以為自己不拖後腿。

手術默默地做著,偶然,劉牧樵會提醒一下,或者更正一下宋百年的錯誤。

這種情況很少。

顳葉已經做完了,接著是枕葉,左側枕葉也有損害,還有泥土的汙染。

這種手術之所以難,一是要徹底清除汙染物,不能留半點在腦組織裡面,即便是留下極少量的,整臺手術全功盡棄。

二是要清除沒有血供的壞死組織。

由於腦組織的特殊性,每一塊腦組織都可能是一個功能區,或者說神經纖維的纖維束,多清除一塊,身體的功能可能就少了一部分,所以,術者要格外認真,能夠不清除的就不清除,多保留一點腦組織,這既是學術問題,也是醫德問題。

為患者的今後生活著想,醫生就會盡量保留腦組織。

要是僅僅為了把手術拿下來,完成治療使命,就可能把可切可不切的組織也切除了。這樣的話,是最保險的,患者也不會有意見,對醫生來說,最安全,但對病人來說,損傷是沒法挽回的。

劉牧樵當然是做前者,這樣的醫生才是醫德高尚的人。

劉牧樵不僅僅自己這樣要求,對其他人也是這樣要求的,所以,他寧願多做幾個小時,也要儘量保留患者的腦組織。

今天用的時間格外的長,為了照顧宋百年,劉牧樵只能按部就班,慢慢做下去。

宋百年瞄了一下牆上的時鐘,手術已經做了快五個小時了,手術進度還不到一半。

“可以加快一點速度嗎?”

沒想到,這句話出自宋百年之口。

劉牧樵差點笑出來了。

“你控制進度吧。”劉牧樵對宋百年說。

真的,劉牧樵很難把握速度,有很長時間沒有帶宋百年手術了,不知道他的水平怎麼樣了。

宋百年是一個很有進取心的人,他鑽研業務的幹勁不比吳迪差,但是,任何人的進步,都需要有好的教師。

劉牧樵有些內疚。

他注意了訓練朱亞光,就把宋百年丟一邊了,耽擱了他的成長。

不過,話又說回來,朱亞光成為大佬之後,又可以提高宋百年的水平。

這就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理論。

手術速度提高了一些。

劉牧樵感覺,宋百年也還可以,比預想的進步要大。

“你還在拿豬腦子練習嗎?”劉牧樵問。

“每週兩個,主要是週末練習,其他時候沒時間。”

宋百年是相當的忙,他不僅僅做手術,病人進院開始,就要關注,診斷所需要的各種檢查,診斷的確定,醫囑的下達,什麼時候安排手術,手術的術式考慮,等等,他都要掌握。

朱亞光可以忽略很多的事情,而宋百年不能忽略,這就是上級醫生與下級醫生的差別。

住院醫生的職責,主要負責的工作就是問病史、寫病歷、按照上級醫生的指示,開出各種檢查單,化驗單,做具體的事,記錄每天的工作與病情,寫病程記錄,最後辦理出院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