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可以來吃我這個大戶(第1/2頁)
章節報錯
手術做得有些艱難。
有兩個原因,一是這種手術已經屬於頂級手術範疇了,當年Benlle就因為成功取出一個鵝蛋大小的腫瘤而聞名於世。
雖然那是幾十年前的事,但是,即使到了今天技術飛速發展,這種大腫瘤依然是高難度手術,鴨蛋大小的腫瘤,一輩子醫生生涯中,見到的機會也不會很多。
所以,這種世界級別的手術,輕鬆拿下是不可能的。
第二是劉牧樵故意讓朱亞光多動手,給他一種成功感,只有讓他產生了興趣,他今後才會心甘情願跟著劉牧樵出來。
沒有朱亞光,高難度頸椎手術,劉牧樵就會有困難了,至少會要降低成功率,降低質量。
劉牧樵刻意培養朱亞光的興趣和忠誠度。
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助手,並不是想象那樣容易。
前一段時期,劉牧樵帶蘇雅娟做了二十幾臺手術,是為了讓她掌握手術基本技巧,回來後把特殊傷口科移交給她管理。
蘇雅娟是個優秀的醫生,悟性也很高,但是,要培養她做劉牧樵的手術助手,做二助,需要兩年左右的培養,做一助,最少也得七年,也許需要十年。
杜小平和朱亞光不同,他們都已經是老醫生了,都已經是教授級別了,所以,透過幾個月的訓練,做一助很快就稱職了。
特別是神經外科,要成為一個好助手,那是非常難的一件事。在三年之內,不可能有人代替朱亞光,劉牧樵還是打算讓朱亞光做自己的頸椎手術的助手。
這就是這臺手術做得比較慢,比較艱難的原因。
朱亞光今天也確實遇到了挑戰。
一個鴨蛋大小的腫瘤,長在左側枕葉,要徹底把腫瘤拿下來,還要把浸潤的癌細胞清掃乾淨,對任何一個醫生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朱亞光在滬市醫科大學神經精神醫院時,切除的腫瘤大多時候只有鴿蛋大小,最大的是小雞蛋大小。
在安泰醫院,做過一次雞蛋大小的腫瘤摘除手術,但是,並不十分理想,那次,劉牧樵不在家,是朱亞光和宋百年合夥做的。
之所以說不理想,是因為病人留下了明顯的後遺症,也就是說,切除了比較多的腦組織,破壞了功能區。
現在這個鴨蛋大小的腫瘤,對朱亞光說,他既有擔心,又有迫切的拿下來的衝動。
這樣的手術,一生難得有一見,回去後,又可以寫一篇論文,這種論文有價值,說明白點,很多醫生一輩子也見不到。
這是很好理解的,人腦子裡長出一個鴨蛋大小的腫瘤,病人早就有症狀和體徵了。
它長在枕葉,還會壓迫小腦,所以視力下降,運動平衡功能降低,都是這種腫瘤的重要症狀。
關鍵是還有一個症狀是忽視不了的,那就是頭痛。
按理,這個病人應該在一年前,至少半年前就有頭痛了,並且會很痛。
你說,誰會讓一顆腫瘤長這麼大?
在這麼大之前,一般有三種可能,一是早就手術了,二是死了,三是下定決心不再進醫院了。
要進醫院他早就應該進了。
所以,見到這麼大腫瘤的病人,機會非常非常小。
朱亞光認真在顯微鏡下操作,時不時,劉牧樵提醒一下,這樣,他等於是在劉牧樵的親手指點下做手術。
這種進步太大了。
到了最關鍵的時候,劉牧樵徵求了朱亞光,他們使用中文交談的。
“現在很關鍵,我希望你動手,有信心嗎?”
“有你在,我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