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一句話,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嗎!

他在猶豫。

劉牧樵提出瞭解決的辦法。

“你們陸大應該有非常厲害的影像學專家吧?把他請來閱讀一下片子不就明白了嗎?”

這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也許是唯一的辦法。

肝臟有沒有轉移,開啟腹腔也沒辦法分辨,腫瘤在肝臟內,並且非常非常小,也就綠豆大小,做穿刺診斷都無法進行。

再說,胰臟有沒有浸潤,也不是開啟腹腔就能分辨的,有輕微的粘連也很難發現,血糊糊的。

主持人對身後的工作人員說,“把陸總醫院,協和醫院的影像學專家請過了,馬上!”

不到一個小時,來的影像學專家還不止兩個,而是5個。

“請你們來,看看這張影像學的片子吧。”主持人說。

幾個人看了一會,說:“這種片子看不出什麼,我們到機房去看原始資料。”

“行啊!”

5個專家下去了。

很多專家輕聲議論。

當然這個議論不是讚揚劉牧樵,而是譏笑和鄙夷。

他們認為,劉牧樵是為發言而發言,為標新立異,為搏眼球,這不是技術問題,這是人品問題。

如果是人品問題,那即便是天才,路也走不多遠。

劉牧樵都聽在耳朵裡。

他不露聲色,也沒有任何表情,只是一個人一個人看過去。他也沒有鄙視別人。

他之所以強,是因為自己的閱片能力強,宗師級了,還有什麼病變影象看不到?

而這群胃腸外科醫生,閱片的能力連大師級都達不到,不能怪他們。

“劉博士,你在京大一院讀誰的研究生啊?”協和的胡教授問。

他在內心責怪劉牧樵,你提出不同意見是想打我們幾個老傢伙的臉嗎?

在座的教授、主任醫師,雖然不是全國最頂尖的專家,但他們是活躍在手術一線的高手,做手術,他們絕對是第一流的。那些頂尖專家,都已經不在臨床一線了,在寫專著,或者帶學生做實驗。

你一個研究生,就想打我們的臉,倒要問問你的老師是誰。

胃腸大專家就那麼幾個,誰不認識誰呀,比這裡10個更高水平的,好像也找不出誰了。

“龍教授。”

“龍教授?龍教授不就是我們這裡出去的,專門搞胰腺外科的嗎?”陸大的宋教授說。

“他不是搞胃腸專業的?”

“那麼,劉同學,你應該讀的是胰腺外科吧?”

劉牧樵說:“是的。不過,空腔臟器也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