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建議重點還是引進人才和加強交流。

引進人才,基礎醫學要引進人才,附屬醫院也要引進人才。

不過,他自己也差點笑出聲來了。

我劉牧樵不是正在挖牆腳嗎?

吳迪,郝教授等等,都是劉牧樵想挖的人。

並且,安泰醫院的神經精神科中心與胰腺外科中心一旦發展起來,受衝擊的首先就是附屬醫院。

這是一件多麼矛盾的事情。

但是,劉牧樵沒有放棄的打算。

清江大學是自己的東家。

安泰醫院也是自己的東家。

劉牧樵還是準備按照自己的節奏繼續下去。

說不定,將來,大家都是一家人也難說。

週一鳴講得比較多,他把自己的構思說了一遍,重點是醫學院這一塊,他準備用10年的時間,打造一個一流的醫學院。

他甚至還有把安泰醫院也納入麾下的打算。

他的這個打算是受到劉牧樵的啟發。

既然劉牧樵的兩個“中心”都建在安泰醫院,將來,強大的師資隊伍就在那邊,到時候,把醫院接收過來,成為清江大學的附屬醫院,也就是上級的一個檔案的事。

現在不急於說。

管轄問題,有時候很敏感。

但是,也不能太遲,3年、5年之後,這件事就要擺到日常議事上來。

江東省並不只有一個醫學院,還有中醫學院和和兆醫學院,它們也是本科,他們也需要高水平的醫院實習。

醫學院之所以辦起來很困難,其實還有一個瓶頸,這個瓶頸就是附屬醫院。

附屬醫院不夠強大,再好的醫學院都不可能很強大,也不可能培養出優秀的醫學生。

學基礎時,教授的水平很重要,實驗條件也很重要,但是,臨床,就不是課堂上教出來的,要見習,要實習。

普通的醫院,很多疾病很難見到,就譬如神經科,普通二三級醫院,只能見到卒中、椎脊動脈供血不足、偏頭痛等少數幾種疾病。

而在有名的大醫院,神經科能見到的疾病至少在100種以上。

可想而知,不同醫院實習,學生的知識、能力是有很大差異的。

現在的安泰醫院,接收清江大學醫學院、中醫學院和和兆醫學院的實習生,平安無事,就因為安泰不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