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還有一個第三代的箱子。

那個箱子太沉,價格也太高,一般不敢搬出來。

這隻第二代黑箱售價是156萬。

鄒醫生躲在護士的配藥間把用過的器械放進消毒格里,又檢查了一下備用的器械。

不用數,肯定不夠用。

要消毒兩次才行。

做帕金森起搏器放置術的穿刺針,總共只有10支,今天有20個病人,做的過程,不能停下來等消毒,所以,必須分次消毒才行。

10支穿刺針,鄒慶祥每次使用過後都會認真保養一次。

別小看一根10厘米的金屬針,可以說這是世界上僅有的10支,它和別的醫院使用的完全不同。

這些金屬針,光是裡面的稀有元素錸、鉬等,價錢就不得了。

這10根針加起來可以買一輛e級賓士。

鄒醫生處理好了消毒的針具之後,和劉牧樵一起去了手術室。

每次進來一個病人。

馬主任和副主任負責調配,身後還有一群實習生,他們負責運送病人。

馬主任臨時安排了理髮師,剃光頭,每一個光頭30塊錢,20個人。

600元的鈔票捏在手裡,理髮的李師傅笑得合不攏嘴。

李師傅不是醫院的職工,他是一個老理髮師,在醫院理髮已經10年了,他每天在病房裡轉,5塊,10塊錢的頭,一天能理10個左右。

他沒有周末,也沒有節假日,一年下來,也能賺到近3萬塊錢。

今晚是他睡夢中被叫醒的,馬主任答應他,一個光頭30元,20個病人。他笑眯了,不到10分鐘就趕過來了。

光頭的質量不錯,連最挑剔的鄒慶祥也很滿意。

不需要剃光頭,鄒醫生的準備工作就更快了,只需要消毒、鋪巾、鑽孔。

這樣,耽擱時間的倒是劉牧樵,他看核磁共振片時,最快也要5分鐘。

這個不能馬虎,精準是劉牧樵的底線。

一個一個做下去。

漸漸,病人跟不上了。

核磁共振根不上。

做核磁共振,每做一個病人,至少要20分鐘,加上前後準備工作,實際上差不多30分鐘,這還不包括醫生的閱片,發報告時間。

馬主任不得不把另一臺核磁共振機的人員也叫醒,兩臺機子才基本滿足了需求。

在啟用兩臺核磁共振過程中,驚動了醫院的院長。

放射科根本就不聽馬主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