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本的傷口很陳舊了。

需要分三步,第一步清創,第二步消炎,第三步再清創,然後縫合。

但是,他腦子還有一個聲音:一次性清創縫合!

一次性清創縫合?

行嗎?

這傷口怎麼可能一次性清創縫合呢?

這不是嚴重違反醫療原理嗎?

但是,腦子裡始終有一個聲音,挑戰啊!

今後很難遇到這種傷口了,這種傷口幾十年才能遇到一次,不可以白白浪費了,一點要挑戰一下你的大師級的清創縫合術!

在普通醫院普通醫生,清創縫合,能夠練到熟練級就不錯了,很少有人會練到專家級。

大師級的,也許,當今世界上,除了有一個劉牧樵,再沒有第二個了。

但是,大師級也不能違背醫學常識啊!

劉牧樵看著傷口,一直在做思想鬥爭。

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決策。

按常理,這種傷口,保守一點是正確的,分三步走,沒一點問題,只是時間,要7天到半個月時間。

7到15天,我能在這裡呆這麼久嗎?

顯然是不現實的,多一天也不想,能逃,今晚就逃最好。

再者,腦子裡有一個聲音,要自己挑戰一下自己的技能。

顯然,這個患者的傷口,難度已經超出了清創縫合大師級水平,需要更高的能力才能夠一次性完成。

劉牧樵久久沒有說話。

橋本被看得心虛,越看越心虛。

“沒指望嗎?”

劉牧樵搖搖頭,說:“不是的,我是在考慮,是一次性幫你治好,還是分三次幫你治比較好。”

鄒醫生“啊”了一聲。

他在想,你這不是開玩笑嗎!

學醫的人誰不知道,這種傷口必須一步一步來,先清創消炎,等沒有炎症了再縫合。

你不會亂來吧?

他雖然相信劉牧樵,但這一次,劉牧樵一定是出於某種原因,故意不幫他們治好病。

這不行啊。

現在在人家窩裡,要小心翼翼才行,怎麼可以魯莽?

所以,鄒醫生提醒道:“你得遵守醫療常識。”

“是你是神醫,還是我是神醫?”劉牧樵回頭懟回去。

“這不是神醫不神醫的問題,而是醫學常識。”鄒醫生說。

“常識就不能打破嗎?都按照常規做,那還有什麼提高?那還有什麼神醫?你真是的,跟了我幾個月了,一點都不瞭解我。”

鄒醫生被這句話噎著了。

也是啊,都按常規來,那就沒有今天的劉牧樵了。

腦幹是禁區是常識,穿刺需要影像學下引導是常識,等等,劉牧樵什麼時候遵守了醫學常識?

“好吧,我不發言了。”鄒醫生妥協了。

橋本有些不淡定,“你們爭論是不是說明決策有疑問?到底分幾次治療還是一次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