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也行?”

“行的。各地有各地的習慣。三院,屬於國家級大型三級甲等醫院,這種病還不算是最複雜的,不會診在情理之中。”

“他們比清江大學附屬醫院級別還高?”

“是的,你也不想想,人家花城,是我們清江市能比的?醫院,自然差異很大。”

過去,在鄒醫生眼裡,清江大學附屬醫院,那是至尊級別的醫院,它代表了醫學領域的最高階別,沒想到,花城三院,就比附屬大學高了一個層次。

連這麼複雜的病人都可以不會診,他過去想都不敢想。

……

半小時之後,來到了手術室。

這是神內科的手術室,三間,非常有檔次,一看就知道,每間都在一百萬以上。

這是一個手術示教室。

手術室隔壁是觀摩教室,不是很大,大約可以坐40人,牆壁上,半幅是玻璃,手術裡的情景都能夠看清,半幅是液晶顯示屏,這一塊顯示屏估計當時用了大幾十萬。

手術室裡五個鏡頭,幾乎覆蓋了整個手術視野。

鄒醫生手裡的箱子開啟了,裡面有40根穿刺針,有幾根,又細又長,亮光閃閃。

院長按下一個開關,觀摩室可以和手術室通話。

“趙教授,介紹一下,這幾根又長又細的穿刺針有什麼特點?”

趙一霖讓給劉牧樵回答。

“這是特製的腦幹囊腫穿刺針,光滑度是奈米級,特殊工藝打造,對神經纖維的損害達到最低程度。”

“這套裝置應該很貴吧?”

“成本價就是76萬。”

“喔。我們也要進一套。”

鄒醫生在做準備。

兩個護士沒什麼事幹,沒有合作過,插不上手。

隔壁的醫生都認真地看著劉牧樵他們的準備工作,其中有兩三個在暗暗下決心,他們也準備試試。

科學之路就是這樣,關鍵是有引路人,一條路別人走過,後面就會有更多的人跟上來。

這也是整個神經內科,包括一部分神經外科的人都集聚在觀摩室的原因,人家安泰醫院都敢動腦幹,我們為什麼不能?

“他們擯棄ct引導,到底有什麼好處,我真的想不通。”神經外科的一個副教授發表觀點。

“他們說,透過影像學片子就夠了,就沒必要引導了,話是這麼說,可是,他們就這麼自信?這是盲穿,怎麼可能只有0.5毫米的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