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劉牧樵嘿嘿一笑,“我下面給大家示範一下全面的體格檢查,你們寫完全病歷就要這樣詳細。”

接下來,劉牧樵一邊檢查,一邊口述,報告陽性結果,也報告陰性結果,十五分鐘時間,乾淨利落。

非常標準。

手法還非常熟練。

所有的同學都不再嘰嘰喳喳了,他們不得不承認,確實比孫教授標準、熟練很多。

劉牧樵這次收穫了一致的表情,服!

不過,他預期的獎勵卻沒有到來。

看來,這群人服是服了,還不是敬佩,到底只是一個體格檢查,在學校,老師給他們的驚喜太多了,一套體格檢查不足以令他們崇拜。

沒關係,劉牧樵也不是一個太追求榮耀的人,他微笑著說:“整理一下,這個病人的體格檢查有什麼收穫,有哪些陽性體徵和有鑑別意義的陰性體徵。”

接著他指著一個男同學說:“你,下面由你來問病歷。”

這一次,劉牧樵故意顛倒了檢查次序,先體格檢查,後問病歷。

這個同學一驚。

“為什麼是我?”

“你就是你,哪來這麼多為什麼?硬要說個為什麼,我告訴你,人家對我10分的服,只有你只有9分的服。所以,我要考考你的真本事。”

這個高個子同學心裡這尷尬呀,他不得不佩服劉牧樵的洞察力。

問病史,用了10分鐘。

完了。

“嗯,問診,可以打40分,有下列幾個問題要改。一,誘導式,這是大忌,也是最容易犯的。二,逼問式,為了達到你想得到的答案,逼問病人,也是大忌,膽小、多疑的病人必定會給出你想要的答案。三,混亂,沒有條理性,說明你對這病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四,既往史、家族史問得過細,我們應該問關鍵的問題,人家得腳氣、有灰指甲、感冒,有意義嗎?沒有。五,你問診的口氣……”

劉牧樵一共列了10個存在的問題。

“為什麼是十個呢?這是習慣,十大罪狀,十大理由,十大問題,這都是一種習慣,或者……算了,我們偏題了。我現在問你們,考慮什麼病?要與哪些病鑑別?你們細細整理一下。”

問診的見習生被劉牧樵批評得面紅耳赤。

他的問診,曾經帶教老師給他打了80分。今天被劉牧樵提出了10大問題,他感到委屈。

“你別委屈,我是按照正規醫生的要求所打的分,當然,作為見習生,你至少已經問出了是什麼病,就應該打60分。所以,你也彆氣餒,多問幾次,也許,一千次問診之後,你就會掌握訣竅了。”

“一千次,這麼多?”

“一個醫生,一輩子要看多少病人?十萬個也不算多。”

回到辦公室,阿玲接手,後面的病例分析不是劉牧樵的長處,阿玲也非常奇怪,劉牧樵怎麼對兒科疾病診療這麼生疏。

從這點看,他僅僅只是一個實習生。

對於這個問題,阿玲百思不解。

她曾經和趙一霖探討過,趙一霖主任哈哈大笑,“阿玲啊,你被騙了!劉牧樵的診斷水平,就連省立醫院的司馬林毅教授都敗在他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