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著譚摘星的注意力全然不在自己身上。

譚青青氣的要死。

但譚青青知道譚摘星的性子。

譚摘星一旦要決定做什麼事,那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既然她在這兒打定了主意,要看崔瑾之擂臺之試比完,那就讓她看。

反正譚青青是不可能答應,讓崔瑾之成為她姐夫的。

“杜小河。”

趁著這個功夫,譚青青又把杜小河叫出來,談論一下,有關於董氏的事情。

“我讓四姐兒去查董氏,你們應該知曉吧?麗山石礦的事情,你們怎麼看的?”

“譚五姑娘也認為,石礦是關節點?”

杜小河訝異臉。

“大鏢頭剛才已經去了李太守府上,將此事稟告給了太守。譚五姑娘推測的沒有錯,這賭坊和怡紅院看似是關節點。但實際上,賭坊為入,怡紅院與貴人們身邊的小妾為制。只有麗山石礦,才是董氏的軸心。只要換掉麗山石礦的掌權人,被董氏牽制的女子,便會徹底脫離董氏的掌控,不再為董氏辦事。”

譚青青點頭,“說的沒錯。”

“只不過,董老太爺肯定不會就此袖手。還有就是,李太守,真的會堅定地站在我們這邊?”

不是譚青青要懷疑李太守。

實在是因為,他們譚氏做人的祖訓就是事事謹慎。

一個人只有自己強大了,才可以選擇是助他人,還是不助他人。

而這個“助”,也是隻有其人本生足夠強大,才可發自內心的率性而為。

心情好就助。

心情不好,就不助。

助了不求對方的報答,只為對方的真心感謝。

若對方是白眼狼,那也要當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因為助了他人,他人不感謝,讓自己心情不好了。怎麼不要反擊回去?

只有自己心情好,才是為人在世,最真實的活法。

譚氏子孫一直以來,都是秉著這個祖訓,率性而活。

而李太守——這個他們譚氏未來最有力的夥伴,自然也要在譚氏的盤算範圍之內。

“這個你放心。”

杜小河道,“李太守他自成一派。他強著呢。也不受任何人牽制。那個董老太爺的手段,跟李太守比起來,根本就上不了檯面。”

“而且我跟你說……”

杜小河偷偷壓低了聲音,“李太守只是選擇了善。他要是作惡,天下之惡,都要避其鋒芒。”

……

譚青青之前不認識李太守。

記憶中,對李太守的資訊也是少之又少。

她只能藉助於上次,與周振摩擦,過公堂時,知曉李太守此人,並非善類。

所以她很懷疑,董老太爺與李太守之間的關係。

“你確定嗎?要是李太守真這麼厲害,那他為何之前不處置了董氏?而是任由董氏在渝州城生根?”

“李太守這不是才來五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