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機緣(第1/3頁)
章節報錯
擂臺的規矩算是被黃鳴定下了,胸前佩上木牌,一對一,各憑本事奪牌。
卓拙無異議,就代表食肉林沒有異議。
崔有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卓拙卻說:“有生,戴績傷的不輕,你去看看,一會那倆歸你。”
胖子一看有機會與那小妞較量,屁顛屁顛跟著擔架去了內堂,心裡樂開了花。
還是師傅疼我。
與黃鳴對陣的,是一名三十出頭模樣的漢子,眼神內斂,態度平靜,與臺下的大嗓門格格不入。甚至在上臺時,都是一步步從臺階方向走上來的。
這就容不得黃鳴小覷了,小時候跟院子裡的孩子打架,不怕那些打前放狠話的,這種人欺上前去就會服軟,就怕那什麼都不說上來就往死裡打的,道理是一樣的。
男子布鞋短衫,半長不短的頭髮打理的整整齊齊,別好紅色胸牌後,才左手掌面向上前推,說出了一聲:“請。”
臺下頓時也熱鬧起來,“黃師兄,莫要心慈手軟啊,我押了你兩塊柏梓獸筋的!”
“黃橙師哥,讓他嚐嚐我們食肉林的厲害。”
比起戴績,大家嘴上對這名叫黃橙的男子要客氣的多,不僅僅因為他黃橙是食肉林為數不多的體氣雙修的修士,更因為此人是卓拙點名要在下次內澤開啟時帶進去研習刨丹術的衣缽弟子,甚至無需參與降頭廟選拔。
無一例外,刨丹人必備的兩個條件,一是要揮得動刀背就足足有百十斤的解刀,手中需開得體竅,二是找得準妖丹的位置,就要眼中開有氣竅。要說在武人裡找個手中開得外竅的不難,但要從這些人中再篩選出眼中開有氣竅者,不說大海撈針,也算鳳毛麟角。彤雲宗那邊倒是有本修習出眼竅的孤本,極其看重天資不說,就如同這太青山的刨丹術一樣,更是彤雲宗的不傳之秘,自創立宗門起便口口相傳。至於放題宗那邊,雖然一本淨眼術稱不上太稀奇,也不是尋常弟子能借閱得到的,況且這本書,正在送來太青的途中。
這也是當了十幾年外門弟子的黃橙發跡的原因。就在兩年前,還只是身懷兩體竅的黃橙在太青山下負責接洽賓客,在那些身份尊貴的賓客到達易湖之後,便讓作為接洽弟子的黃橙找那荷葉前去遊湖,這種事根本不會是黃橙說了算的,既然尋不到寒涵師叔,就只得去請示墨荷師叔了,而墨荷當時卻正處於頭上花朵衰敗之際,一言不合就給黃橙拍下了湖。
近乎瀕死的黃橙沉至湖底,甚至見到了現出原形的易江海,只是渾渾噩噩不知所以,醒來之時已過月餘。
福禍相依,易江海雖曉得是那精魅出身的墨荷做的好事,礙於護山供奉的身份又不能見死不救,只得派只玄龜託那男子上去,那群賓客喊來了寒涵,還能如何?無非訓斥了一頓笑嘻嘻的墨荷,此事便不了了之了,畢竟就連當時黃橙半吊子的師傅都沒說什麼。
但黃橙清醒後覺得自己右眼不但視力大增,曾對山中靈氣毫無感應的他,也在一呼一吸間找到了吐納的感覺。
右眼生竅,就將此事告訴了僅僅是年紀上比自己更有資歷的那個師傅,然後一傳十十傳百,就都知曉了。
眼中生竅可不是小事,很快便驚動了食肉林在內的十餘個堂口,其中以石榴與卓拙吵得最兇,都表示此人是自己苦苦尋覓的衣缽之人,考慮到妖丹的數量和質量實乃山門發展之根本,太青門主便將黃橙“賞”給了卓拙。
卓拙是真樂了。他就是這樣的人,越是高興,越是目無表情,心裡憋著偷樂。橘梔後來調侃卓拙,在各大堂口大肆宣揚當天的卓拙憋出了內傷,還是靠他們老橘家的祖傳秘方才保住了稀爛的溶血境。
卓拙也沒攔著橘梔亂吹法螺,高興唄。
事情鬧得有多大呢,大到奎登臺攜手掌門持令將易江海從湖底“請”了出來,兩位丹田期大能修士與一名丹田期瓶頸妖修反覆推敲那名叫黃橙的男子眼中開竅的細節。
易江海從自身出發,深信不疑此子與自己一樣,登天之路都在這湖底的絳紫珠中,奎登臺喊來石榴,索要了十餘張避水符籙後又喊來了十餘名弟子,有身有雙體竅的,有開竅期瓶頸的,甚至愛孫奎赴京都下去走了一遭,只是無人能靠近絳紫珠十丈之內,就被逼的節節倒退,奎赴京也不例外。
掌門又在卓拙那裡要來了黃橙,遣其下去一探究竟,珠子同樣排斥黃橙,黃橙比起那些天之驕子更加不堪,即便有最好的避水符籙加持,也根本無法靠近絳紫珠三十丈以內。
最終三位丹田期修士才將此功勞記在了墨荷頭上,只能解釋為墨荷歪打正著激發了黃橙潛能,使其開竅。墨荷趕緊點頭附和。
起碼有了正當打人的理由了不是?
從此易湖無禁忌,只要稟明寒涵,皆可下水觀珠,憑真本事獲取機緣。
既然黃橙並未攜帶武器,黃鳴也就不好意思拿著棍棒了。
黃橙示意黃鳴先攻,黃鳴也不客氣,可惜擂臺不夠大,跑不開。看著黃鳴挪移了兩個位置,似是以快打快的路數,黃橙也不託大,雙手十指彎曲出至手心的一定弧度,衝著黃鳴來的位置由上至下豎向掃了出去。
同樣是眼中開竅的黃鳴看得清黃橙的招式,側身躲過後,右臂衣衫竟然被颳得稀碎,原來黃橙迸發出的氣勢,不但剮到了黃鳴手臂,甚至在堅實地面上留下刮痕,委實是鋒利至極。
躲過一抓的黃鳴翻身向後退去,右臂的血液也染紅了衣衫。
黃橙並未急著攻上去,只是擺出架勢等著黃鳴,並在嘴角微微彎出了一個弧度。
師尊教給他的這門武者功法乃是刨丹手法中最適合解那小獸屍身的,卓拙告訴他,練出一定火候,與人徒手過招時效果也大為不俗,平日裡只是凝練氣勢和師尊喂招,並未有太多關於手法的概念,今天第一次與師尊以外的人過招,真真印證了師尊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