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佛道(七)(第2/2頁)
章節報錯
等周圍一切都重新歸於寂靜,張御宏邁步走到那垮塌了的水渠入口處,他並沒有如不通道人擔心的那樣直接破開入口追進去,而是站在那裡低頭皺眉苦苦思索。如今這樣的情況自然不是不通道人想當然耳那般的簡單,淨土禪院和龍虎山的爭執,地靈師的走脫的真相。十方和尚來此的意圖,每一件背後必定都牽扯著無數複雜龐大的暗線。張御宏甚至隱隱有些感覺,這不大可能是憑他一己之力就能解決的問題。
但是既然天師已經發過話了,那可不可能也只能這樣去做。張御宏長嘆一聲。身體動作都沒有絲毫的變化,只是隨著一層淡淡的金光浮現,他整個人離地而起朝天升去。
幾息之後,張御宏就已經升到了百丈高空,朝下俯瞰,夜幕中的巫溪城盡收眼底,除了偶爾的燈火之外只是一片漆黑。他就這樣在半空中盤膝坐下,閉上雙眼,身周的淡淡金光朝四周的夜色中散去。
片刻之後,他下方的巫溪縣城中也有幾處地方開始散發出和他身上一樣的金色光芒。這種光芒極淡。即便是在這一片漆黑的夜幕中也不顯眼,甚至這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光,因為就算離這些光最近的東西都沒有辦法被照亮,只是如果有人能在這時候從巫溪城中抬頭上望,而且能看見這團小小的金色光芒的話。就能感覺到這整個巫溪縣城,這所有正在巫溪縣城中熟睡的人,都好像已經在這片金色光芒中融為一體。
###
“這荊南之地的地下水渠果然規模宏大,如果不是今日有幸能得一見的話,當真是難以想象!只是這一道水渠,其中的功夫恐怕就已經遠遠超出地面上那屋舍城牆了吧。”
小夏讚歎的聲音在空蕩蕩的地下空間中迴盪,不但沒有因為回聲而加大。反而顯得有些孤零零的。他們現在已經走到了一處各方水渠交匯的一個節點上,果然如之前那破落戶所說的,這裡寬大得實在是讓人吃驚,簡直宛如一個地下宮殿一般,還需要幾處幾人合抱的石柱來支撐上面的頂部。
小夏手裡的燈籠早就丟了,這般巨大的空間中。那一點小小的燭火微光根本照不到什麼東西,現在靠著照亮的是他頭頂上懸浮的一團白色火焰,火焰中央隱約可見一道符籙正在如蠟燭一般緩緩化去。但在這還沒完全化去的時候,這團白火照出的光亮甚至比一團不小的篝火還要明亮,將這地下的所有地方都照得清清楚楚。不少陰暗中的蛇蟲鼠蟻一被這光照到就慌亂地朝遠處逃跑。
可惜那用計引他們進來的不通道人沒有能看見這團白火,否則絕不會對自己的計劃洋洋得意,把握十足。這是一道中四品的火行符籙和茅山下二品的上清祛邪咒的混合使用,那白色火光不止明亮,還有驅散普通陰鬼邪祟的能力,這也不過是小夏臨時起意,花了一小會苦思和嘗試之後就做了出來。無論茅山還是天師教的道士,抑或是五行宗的人,只要有足夠眼光和道法常識看清這個符籙法術都會震驚不已,能夠組合不同種類符籙法術,就算本身修為不夠,但純憑符籙之道上絕對已是大師境界。
這道符籙火球能製作成功,小夏自己也沾沾自喜了好一陣子。何晉芝送他的那本符籙心得對他的提升之大,簡直可以說有些匪夷所思,其中記錄最多的正是有正統傳承的符籙手法和心得,剛好能補充他最為缺失的短板,在這短短一兩月的時間,連他自己都有些吃驚於自己的長進。這也是他能有恃無恐地直接面對那破落戶的引誘,直接走進來的原因之一。
只可惜明月和十方兩人是看不懂其中的奧妙之處的,十方還感謝讚歎了一聲,明月卻埋怨小夏為什麼不早些把這個更亮的燈籠點上。讓小夏撓頭嘆氣之餘,很有些滿腹心懷向誰述的感嘆。
“確實如此。天師教之前,荊州之地不過只有如今的三分之一。全靠著天師教幫忙做成這般浩大的工程,這被雨水瘴氣籠罩的南蠻之地才能成為人間樂土,這荊南之地的城鎮可說沒有一處不是得了天師教之力才能修築出來。也正是有了這般大功德,上合天意,下統民心,天師教才能統領道門數百年。”
十方對這些卻是早就知之甚詳,言語之間的欽佩讚歎之意也是毫不作偽,讓人完全看不出近百年來佛道兩門之間越演越烈的明爭暗鬥。
“嘿,只聽你的言語,還會以為你是這荊南之地崇信天師教的百姓呢。”小夏忽然一怔,重新打量起四下這巨大空曠如宮殿般的空洞來。“對了,你是說這些水渠都是天師教親自幫忙修建的麼?”
“據典籍記載,正是當時的張天師以莫**力才能成就這般工程。否則以人力哪能在地下開闢出如此龐大的水渠來?這地下水渠還要支撐地面,可不僅僅是挖個洞這般簡單。”
“五行宗那幫人也行的吧?雖然我沒去親眼見過厚土門的承天井有如何神奇,也知道開闢地洞對那些人來說還不是小事一件?只要請上幾位土行道法的先天高人,這樣的工程其實也不是什麼難事。天師教的正一盟威之道主要在於凝聚人心信念,無論是拘神鬥法還是除妖降魔都有極大威力,但擺弄土木工程卻不是強項。張天師何必要親自花費如此大的力氣?”
“呵呵...夏道長對道法的見解精闢,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張天師開創荊南之地的時候五行宗還遠未分裂。而五行宗崇尚的便是天地自然中的無上大道,這些世俗人道之事在他們看來不值一提,絕不會無端插手。就算百年前分裂之後,你看天火派和神木林那些人,就演算法力再高也不大理會江湖俗世,玄水宮和厚土門雖然稍有變通也極為有限,而且根本還是隻是道法心境使然才入世歷練。當時天下割據,張道陵在這荊南蠻荒之地自號師君,以神道設教設祭酒分治荊南二十四路,在五行宗眼中還是當時的諸侯眼中,恐怕就只是個以術法蠱惑人心割據一方的巫師之流,不值一提,又怎會將他放在眼裡......”
這些話倒是聽得小夏有些意外:“...原來天師教創教之時也如此艱辛?之前我也只是知道個大概,其中細節卻不曾聽人說起。”
“這世間之事都有個起伏緣由,就算我佛釋迦摩尼開演佛法之時也有諸多磨難,哪裡有什麼天生便尊貴無比的......”
“對了,現在我們該朝何處走呢?”兩人一邊隨口聊著,一邊已經將這匯合處的巨大空間轉了一週,看著四面八方上下左右十多二十個的分支口,十方忍不住問小夏。這些水渠不輸於他們走進來的那個,都是寬大得足可以供馬車在其中隨便亂跑,經過他們剛才走來的經驗,這些水渠其中肯定又有不少分支,不少相互之間還是通的,整個地下渠道的分佈就如蛛網一般複雜,簡直可說是個迷宮。雖然就算矇頭在裡面亂走一通,肯定也能找到其他出口出去,但是他們進來一趟卻並不是要就這麼出去的。
對此小夏也有些奇怪,撓頭說:“這個...確實有些古怪了。那些龍虎山的道人將我們引進來,應該是有相當的把握我們會遇見那妖怪...要不我們便在這裡席地而坐,等等你說的這位妖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