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希寧把李道義拉到一邊,笑嘻嘻地說道:“你這下知道,我們集團為什麼要為紅旗建築公司說話了吧。”

李道義頭點得像小雞啄米,這下還有什麼好說的,人家也就是左手換到右手而已,一建這邊的分公司要想繼續承接到大明集團的工程業務,還能不分點給紅旗建築公司?更何況紅旗公司也沒有獅子大開口,只是要了一小塊而已,要求並不過分。

對於一建公司來說,他們拿到工程就等於賺到了錢,至於分包給誰做不是做呢?

孫希寧小聲說道:“你們跟祥茂公司結款,是一季度一結呢,還是一年一結?”

李道義不明白他的意思,但還是回答道:“我們跟所有的承包公司都是一樣,每個季度結上個季度款項的百分之四十,其餘的累計到年底,再結全年的百分之三十,等全部工程完工完成驗收之後,再結清全款。”

孫希寧點點頭,這樣的結款方式在安州地區很流行,有的公司是三三四的分別結款,有的是四三三,想做多少就拿多少,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一線工人會這樣,分包的建築公司必須拿出錢來墊付,否則就接不到活。

“那你們接下來,能不能給祥茂公司結賬的時候,緩一兩個月結清預定的賬目呢?”孫希寧壞笑著試問道。

李道義一瞬間就明白了孫希寧的意思,但他還是猶豫道:“這似乎不太好吧,畢竟有違我們公司跟他們的合約,散出訊息來,對我們公司的信譽也不利……”

孫希寧笑道:“你們這麼大的公司,找下面二包三包公司的問題,那還不是想怎麼找就怎麼找麼?”

這樣的話刺骨刺心,一建公司不按時支付工程費用的事情,就像現如今的很多一包公司那樣,屬於常態化的現象,但即便如此,他們也會找一個比較合適的理由來搪塞,比如工程上有一些問題需要改進之類的。

也就是說,不按時支付工程款項,都是有著合理的理由。關係好的二包三包,到期就能拿足款項;關係一般的、逢年過節也沒有登門拜訪的二包三包,就等著吧。

但對於下面的二包三包公司而言,這筆款項足以決定公司的生死存亡,因為之前的很多材料費都是他們自己墊付的,人工工資春節前不到位的話,又會引來新的麻煩。

李道義嘿嘿一笑,他心裡很清楚,祥茂公司的老闆康祥茂跟一建下面的一個分公司的老闆是好朋友,而這個分公司老闆恰恰是李道義職場上的競爭對手,原本李道義就沒打算按時支付給祥茂公司工程款,現在好了,理由都不要找了,直接跟一建公司的大老闆透個風,就說這是大明集團的意思,估計大老闆也沒什麼意見。

既能夠整治了一下對手,又不用背上任何責任,還不至於跟競爭對手關係鬧崩。李道義突然覺得自己竟然能夠做到一石三鳥,還真得感謝孫希寧。

馬光明並不知道孫希寧背後整出這個招來,他正忙著安排趙遠章整治隊伍結構,尤其是針對那些小隊長,召集到一起開了個碰頭會,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們

,以後有什麼想法可以去跟趙遠章提,但決不允許出現類似的現象。

根據馬光明的安排,趙遠章找人鼓搗出了幾個合同來,一線工人簽下合同,跟小隊長們簽下合同,白紙黑字寫明來了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其中就明確規定了,在工程施工尚未結束的時候,無故離開工作崗位,原有的工錢將扣除一部分。

同時,也規定了如果公司年底不能按時足額支付工錢,那麼公司將根據延誤日期來給予一定的賠償。

至於小隊長們,合約裡也寫明瞭,他們的待遇要稍高一些,同時,年底的績效也會高於一般工人。

“以後每接到一單子工程,就要跟所有人簽下合約,而且,施工階段要給工人們買好保險——建築隊裡一旦發生了什麼意外,還有保險公司託底,這筆錢也是不能省的。”馬光明叮囑著趙遠章。

趙遠章點點頭,他吃一塹長一智,明白了合同在生意場上的重要性。

做生意還是要先小人後君子。

孫希寧走過來:“事情都擺平了,要不要去看看城北大明廣場?”

馬光明擺擺手:“老姚在那裡盯著,我再放心不過了,還是去看看超市建得怎麼樣。”

孫希寧壞笑道:“是想去看看聶小容吧?”

“去你的,”馬光明笑道,“我看你們年紀差不多,乾脆,你們在一起得了,你也別嫌棄人家是二婚,人家也不會嫌棄你一婚。”

“我一婚還有什麼可嫌棄的?”孫希寧一愣,反問道。

言外之意是自己一個黃花大閨男,配一個二婚女,還明明是自己吃了虧。

馬光明哈哈笑道:“嫌棄什麼,嫌棄你沒有經驗唄。”

孫希寧忍不住笑了起來:“你真是什麼話都敢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