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錄取通知書到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幾個人你來我往地爭論了好一會兒,贊成派認為,不到大城市立足,就不能繼續做大集團公司,也不利於其他子公司的發展;反對派認為,現如今受條件限制,不宜步子跨得太大。還有一箇中間派,就是戴偉,既贊成搬遷,又對搬遷持有疑慮態度。
各有各的道理。
從他們每一方的角度來看,都覺得理由充足。
馬光明聽著他們的話,在紙上畫著什麼,一臉的嚴肅認真。
幾個人說得口乾舌燥,孫希寧看了看馬光明,湊近了一點,剛想開口,就看到馬光明在紙上竟然是在畫著畫,畫的是幾個人在踢足球!
孫希寧一頭暴汗,他一開始還以為馬光明在記錄著彼此雙方的觀點,然後便於他對照一下,權衡利弊,卻萬萬沒有想到他竟然是在畫畫,而且畫畫的水平,跟小學生差不多!
馬光明見他盯著自己的畫看,忙將紙團成一團,扔到了一旁的垃圾桶裡,尷尬地咳嗽一聲:“嗯,這個大家都說得不錯,下面,我來確定一下最終方案。”
“什麼?”
幾個人都是一愣,這不是讓討論的麼,怎麼還沒討論個結果來,馬光明這邊竟然已經要宣佈最終方案了?敢情這場討論,只是走個過場而已啊!
“馬總,你早說我們就不要爭來爭去的啦。”鄭亞軍有些不高興了,連往常的稱呼都變了。
馬光明笑笑:“你這是什麼話,我就是根據你們討論的結果,才下定的決心,怎麼能覺得自己的討論沒有用呢。”
見幾個人都不再說話,馬光明正式說道:“綜合衡量下來,我決定到南都建立總部,孫總馬上拿出一個方案來,做兩手準備,一方面看看市場上有沒有合適的寫字樓,最好整棟樓都買下來的那種;另一方面,如果沒有的話,那就要選擇一個位置不錯的地方自己來蓋,再測算一下,自己蓋的話,地皮加建築費用是多少。”
“好的。”孫希寧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記錄著,他可沒有畫畫,的確是在認真記錄。
在集團,馬光明相當於董事長,孫希寧是總經理,總經理要執行董事會的決議,也就是要執行馬光明的意見。一個總經理合格不合格,關鍵看他的執行力有多強。
“在南都建立總部,的確如你們所說,這是集團做大做強的一個必然選擇,我們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擠進江南市場,眾所周知,本省東南區域的三個城市,經濟發展得都不錯,甚至有些看不起身為省會的南都市,所以,我們在南都建立總部,一方面表示我們集團必須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的決心,另一方面也不至於觸碰到東南區域的核心利益。”馬光明解釋道。
要想讓自己這批高管心服口服,必須要拿出能說服人的觀點來,儘管馬光明在這件事上的確有些獨裁,但必須要在幾個人之間統一思想,不能從高管層面就發生意見齟齬,這樣的分歧如果只是用絕對的權威壓下來,也難保在冰封之下,不會存在暗流。
有意見不怕,就怕有意見當面不提。
所以,每次鄭亞軍不同意馬光明的觀點,馬光明並不覺得意外,也不會覺得這是一件壞事。
他自己擁有著前世的記憶,對未來發展趨勢瞭如指掌,但手底下這些人就不一定能夠全部弄清弄懂,只有讓他們心悅誠服了,才能更好地按照戰略部署,向前推進。
“估計需要不少錢,”鄭亞軍果然開口說道,“我們買茂盛大廈,當時一層樓就需要三百五十萬,現如今在南都,只怕這個價格要翻上一番,就按一層七百萬計算,十層的寫字樓就需要七千萬,而據我所知,南都的寫字樓,很少有低於十層的。”
“錢的問題,你就不用擔心了,”孫希寧笑道,“明支付系統和網路商城都要進行融資,我們融資的目的也跟投資人說得很清楚,就是要建設總部大廈,到時候外賣網站再出一部分錢就行了。”
“可這樣一來,這棟總部大樓應該算是網路平臺公司的,到時候變成總部大樓,這些投資人不是傻子,他們會看不出來?”鄭亞軍覺得他們瘋了,要知道這些投資人精明得很,想要瞞過他們,是根本不可能的。
“這個簡單,建完總部大廈之後,商業公司和房產公司,各租給你們一層就行了,到時候你們支付租金給網路平臺公司,儘管都在集團旗下,但畢竟走的是公對公的程式,他們也就無話可說了。”馬光明輕描淡寫地說道。
除了孫希寧之外,其他三個人相互對視了一眼,心裡都在想,臥槽,居然還能這樣玩!
“那安州這邊怎麼辦呢?這麼資料資訊和伺服器要搬移的話,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姚柏林也提出了意見。
馬光明笑笑:“安州這邊我們都買了好幾層了,總不至於賣掉的,我的意思,商業公司與其他公司不同,畢竟是需要佈局到各個地方的,目前是江北的幾個城市,以後還會布點更多地方,到時候老姚你一個人忙的話,就焦頭爛額了,
我的意見,商業公司除了總部之外,將來也要建區域分公司,比如江北區域分公司,總攬江北這八座城市的大明廣場的發展;將來在成立江南區域分公司,設定分公司總經理,跟商業公司總部的部門負責人平級。”
姚柏林眼睛一亮,這個模式他是清楚的,很多商業公司都是這樣的運營模式,總公司主抓公司發展戰略,分公司具體負責區域運營,對各個門店進行資源分配和考核。
“商業公司這邊要有個戰略地圖,點出我們已經布點的地方,圈出即將布點的地方,逐一攻關;對布點的門店要設定年度目標任務,達到任務的,拿一等獎金;超額完成任務的,按照比例提高獎金金額。”馬光明繼續說道。
姚柏林點點頭:“眼下門店多了,門店經理也多了起來,我想著準備實施末位淘汰制度,每年將業績靠後的店長換掉。”
馬光明眉頭一皺,末位淘汰
制他是知道的,這是績效考核的一種具體化做法,就是設定一套指標體系,以這套體系對各個門店進行考核,考核得分最後的那個門店店長,就會被淘汰掉。
這樣一來,就會倒逼這些店長拿出十八般武藝來,盡最大力量將門店經營好;再加上獎金與任務完成量掛鉤,推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一正一反雙向發力,就會讓總公司效益不斷增長。
馬光明前世所在的幾個公司,也都實施過末位淘汰制,把一個個人逼得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