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陽江這邊的超市合作商,不知道從哪裡聽到了大明集團準備自己搞商業超市,並且在安州城南不打算跟他們合作,已經放出了怨言——要不是陽江這邊合約簽了五年,有著一大筆的違約金,他們甚至就走人了。

還是等到大明廣場開到一定的數量,形成巨大的規模,到時候店大欺客,也就順理成章了。

十一過後,馬光明不得不全身心投入到學業當中,一般的小時孫希寧鄭亞軍也不會打擾他,只是每個週末的兩個小時群會議還是照開不誤,基本上已經成為大明集團高管雷打不動的事情。

一直等到十一月底的時候,鄭亞軍終於也帶來了好訊息:陽江的樓市開始回暖了。

樓市的回暖,一方面是因為探底之後有必然的反彈,另一方面也是陽江這邊出了幾個救市的措施,降低首付啦,減少契稅啦,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啦,等等。

同時,大環境也開始逐步改善,各地都使出渾身解數來刺激樓市,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手中的土地才會不斷升值,也才能保證每年都有足夠的財

力來應對各種事項。

全國各地都在搞大基建,沒有那個地方肯落於人後,但搞大基建需要錢,來錢最快的莫過於土地拍賣,如果樓市一直低迷下去,土拍價格就高不上去,非但高不上去,還經常性流拍。

所以一套組合拳下來,市場也有了積極反應。

陽江剛開盤的一個樓盤,價格達到了四千六,結果一銷而空。

所以鄭亞軍決定,在元旦的時候,清華園二期預售。

說是預售,等到元旦的時候,二期基本上也就封頂了,等於是現房了。

“如果是預售的話,我建議十二月一號就可以,錢早一天進袋子,早一天安心。”馬光明飛快地打了兩行字。

收購新陽房產,進軍景江,大明建築公司都已經投入了不少,基本上沒有多少家底了,必須儘快回款,否則的話一旦再有個風吹草動,那就是滅頂之災。

鄭亞軍猶豫了一下,回了一句:十二月一號,時間太近,我們也來不及做宣傳。

他本想著拖到元旦,那時候正好的節假日,看房的人很多。

但馬光明覺得,越早變現越好,真正的剛需,才不管你是什麼時候開盤呢。

此外最重要的事情,是孫希寧提出的,大明商業公司和網路商城的合併。

幾個人各有各的看法,除了孫希寧堅定支援這樣做之外,鄭亞軍覺得合併太早,姚柏林覺得自己身上擔子似乎更重,聶小容則覺得,乾脆跟大明超市一起合併。

本來馬光明的意思是跟孫希寧一樣,但聽聶小容這樣說之後,又覺得這件事情反反覆覆提過好幾次,分過來划過去都覺得做得不徹底,有點淋漓不盡的憋屈,現在倘若將大明超市也一起並過去,那麼網路商城能夠銷售的產品也就足夠多了,而且超市可可以藉助網路商城的平臺,打破空間上的侷限,拓展更廣闊的銷路。

思來想去,馬光明決定按照聶小容的意思辦,讓孫希寧著手準備,爭取在元旦前完成股權的合併。

線上線下強強聯合,這大概是還未有過的商業模式。

馬光明暗暗想著,阿狸也要等十年後才開始收購線下的超市,來重新佈局。東哥則聯合沃爾瑪打造線上線下結合的電商模式。

原因很簡單,無非就是線上平臺的能量已經發揮到了極致,再想有增長的空間,已經非常非常困難。而線上經濟必須依賴於線下實體才能更好地存在,所以阿狸才在十年後著手收購大閏發超市,構造所謂“新零售模式”。

既然要想彎道超車,就要不走尋常路,否則的話,根本不可能與這些大佬相抗衡。

“合併的事情,要審慎推進,但要想真的做大的話,我覺得還必須要提高大明廣場的佈局密度,我建議,明年,也就是2007年,將是我們開疆拓土的一年,我的意思,搞個百城千店計劃。”

“百城千店?”

好幾個人都打出了這段話,都加上了問號。

大傢伙都覺得,馬光明這句話就太誇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