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背叛的籌碼(第1/4頁)
章節報錯
事實證明,沒有實際工作經驗,往往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之前以旁觀者的身份看別人運作經營,覺得事情非常簡單,也就是那麼一回事,但輪到自己上陣的時候就發現,不是這兒出了問題,就是那兒有了紕漏。
按照安州一帶的俗語,叫做看別人吃豆腐牙快。
趙遠章和李小偉兩個初哥,興致勃勃地去註冊建築工程公司,不是相關資質難找,就是部分材料準備不齊,來回折騰了好幾天,還是沒有什麼進展。
趙遠章大伯趙泗覺得有些納悶,讓這小子帶幾個建築工人去工地上幹活,有什麼難的,反正有用不著他親自上陣,就是跟上面的承包商和一些供料商聯絡,看看這幾天幹什麼活,他就是十幾個工人的頭,負責帶著他們就行,到時候承包商跟他結賬。也沒有什麼難度。
可這小子倒好,居然說還要註冊一個什麼建築工程公司,那玩意看上去風光,實際上不是他們這些粗人乾的事情。
就拿砌牆來說,老老實實地砌一天牆,拿一天的錢,回去之後屁的負擔都沒有,幾個工友你出點錢買菜,他出點錢買酒,快活得像神仙。就算做個包工頭,也是接到了工程之後才去招攬工人,有多大的工程量,就招多少工人,一樣爽快。
但搞了建築公司就不一樣了,就意味著要養著人,有工程做要養著,沒有工程做也要養著。公司就要去跟上一級的承包商去談具體業務,而不是一天工一天賬,費勁得很。
去特麼的!趙泗狠抽了一口煙,吞進肺裡,然後轉化為一股白煙從鼻孔裡冒出來:皮猴子願意咋弄就咋弄,反正自己把十幾個人交給他了,養不活也是他自己,他孃老子的事情,自己這個大伯,已經仁至義盡了。
一個星期之後,兩個人實在沒轍了,打電話給馬光明求救:“光明,這不是好弄的啊。”
馬光明就猜到他們一個星期之內搞不定這些:“下次,心裡沒底的事情,沒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事情,就不要亂吹牛!搞建築公司,不是帶著幾個人的包工頭,說話要負責的。”
趙遠章很尷尬,只好說道:“下次一定吸取教訓,沒有把握的事不說。”
“好了,這件事情交給我吧,沒你們的事了。”馬光明說完,掛掉了電話。
開局一個不大不小的教訓,希望能夠給兩個人一個提醒,到了社會上跟學校裡可不一樣,家長老師的教育不停,就讓社會來教育。
這件事情馬光明跟他們說過之後,心裡就已經在盤算著了。
老家紅旗鎮有個鎮屬的建築公司——紅旗建築公司,由於經營不善,已經三四年開門不營業了。
只不過為了養著一些鎮上老幹部的家屬、子女,儘管三四年不營業,但並沒有徹底關門,沒有吊銷相關證照,由鎮上每年出資養活著。
別看紅旗建築公司已經半死不活了,但裡面竟然還要正式編制的人員六個,也有把資質掛在這裡,直接拿錢的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有著編制的人員,也不會正常來上班報道了,只是偶爾鎮上有個什麼活動,也需要人來做背景板,這才讓給留守的一個人打電話通知他們,什麼時間到什麼地方集中一下。
這已經成為鎮上的一個比較大的負擔。
之前的機械廠,還要類似的紡織廠,鎮上透過債權轉讓的方式,把兩家企業由集體企業變更為民營企業,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這兩家企業轉變身份之後,還能繼續生存,畢竟生產的產品還有銷路,轉變身份之後,能有銷售有開票,就有稅收,鎮上還能甩掉沉重的包袱。
其次這兩家企業的工人很多,基本上紅旗鎮上絕大多數人家,要麼有人在機械廠工作,要麼有人在紡織廠工作——往往都是男主人在機械廠,女主人在紡織廠,兩個廠子又靠得近,夫妻上下班基本都是一起。如果讓這兩個廠子都關門歇業的話,鎮上大多數居民都要下崗,不出事才怪。
這個建築公司就不一樣了,本來就是個空架子,也是接到工程之後,到各村去招募瓦匠,然後組團前往工地幹活。
也就是說,除了所謂的有編制的管理層之外,其他人都是臨時工,籤的也是短期合同,關門歇業,只要養著這六個人就行了,不用擔心帶來什麼社會不穩定因素。
即便如此,白開六個人的工資,也給鎮上帶來了不小的負擔,尤其隨著人工工資不斷上漲,這些有編制卻沒活幹的人,吵著鬧著也要漲,偏偏一個個還都是後面有人的,鎮上輕易也不敢得罪。
這些訊息馬光明之前在家的時候聽家裡人談過,上次跟趙遠章李小偉聊過之後,他還藉機打電話給自己的舅舅、鄭亞軍的父親鄭季,讓他幫忙瞭解一下具體的情況。鄭季是鎮上醫院的醫生,儘管水平一般,但人緣很好,對鎮上的很多事情都能知道一二。
過了兩天,鄭季回了電話,將紅旗建築公司的很多情況都告訴了馬光明。
馬光明心裡有了點數,自己則先回了家。
鄭秀見兒子回來,非常高興,晚上多買了兩個菜。
馬建國還是在機械廠上班,機械廠從周有德的手裡收了回來,經過重新審計後又公開拍賣,然後由一個外地人接手。
由鎮辦集體企業變成了民營企業,又不像周有德那樣把好多親眷帶進來,頓時煥發了活力,業績不斷攀升,已經由鎮上的一個大負擔,變成了一個錢袋子。